跨越山海的课堂:初翎支教队的汉源希望之旅

跨越山海的课堂:初翎支教队的汉源希望之旅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4 15: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初翎支教队员在少年宫门口合影

2025年暑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初翎"支教队16名学子赴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开展暑期公益支教活动,为当地90余名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留守儿童等提供教育服务。该活动由汉源县总工会、共青团汉源县委联合发起,以“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为宗旨,为当地孩子带来知识和关怀,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教学活动:融知于行显成效

支教团队结合当地教育资源和学生实际需求,在活动开始前3个月便精心设计了涵盖思政教育、物理、体育等六个方面的课程,希望能够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此外,初翎支教队还开展了心理健康、气象科学等特色课程,旨在发挥综合性大学专业优势,将当地文化与学习知识相结合,使知识更易于学生理解,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初翎支教队每日总结例会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云彩收集课上,孩子们运用新学的知识辨别卷云、积云,并都兴致勃勃指着窗外说:“老师快看,今天天空中是高积云”;多语言学习课上,队员将英、法、韩等语言基础教学融入游戏,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一位妈妈第二天分享道:第一次听女儿用法语说'Je t'aime',孩子告诉是什么意思后眼眶都湿了;生命教育课通过植物拓染、绘本共读等引导孩子理解生命循环,11 岁的小诺课后说:“原来落叶不是结束,能留下痕迹,也会让新芽长得更好。” 这样的场景每天上演,知识融入日常点滴,孩子们能更快吸收当日所学,还能熟练运用于生活中。

多语言学习课

体育课篮球练习

除了课堂教学,支教队还策划了丰富的活动。体育课上的接力、投篮比赛让孩子们尽情挥洒汗水,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手工课上,用鸡蛋托、麻绳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风铃,用水漆以及素白漆扇染出江南水乡的温柔;音乐课上,孩子与老师一起合唱《请记住我》,稚嫩的童声传递真挚的情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支教队举行了一个趣味问答的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纸笔畅谈想法:“你想长大吗?”“想,赚钱养妈妈。”“不想,因为童年很美好,我不想让他消失。”小小的问题展现出孩子们无限的哲思。

手工课成果展示

植物拓染课老师陪同一起进行

实践助力:调研献策传技艺

团队还深入调研当地花椒产业发展现状,了解其发展困境,助力产业振兴。在为期5天的调研中,队员们走访了当地众多家庭,共采集到152份有效问卷。基于调研发现,团队撰写了调研报告,从品牌建设、电商营销、文旅融合等角度提出多条具体建议。

支教队员访问当地商户花椒购买情况

此外,共青团汉源县委向初翎支教队发出了青年夜校邀请,队员们提出“非遗漆扇+植物拓染”的课程计划,与团委一拍即合。活动效果十分显著,前来学习的青年朋友都满载着传统非遗技艺的知识而归。

青年夜校开课

15天的支教时光转瞬即逝,但这段跨越山海的相遇,已在孩子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让知识翻阅山峦,让希望点亮星光。”队员们始终相信,只要教育不止,希望的火种便会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燃烧。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他们用青春实践证明:教育的本质是“联结”——代际的、文化的、人与山川的。正如大渡河的激流终将汇入长江,孤岛的故事,也终将融入时代的浪潮。

团队名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初翎小分队

指导老师姓名:李渊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