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狮踏渠汲活水,燃情薪火照新程——川师大学子赴人民渠一处探寻精神薪火

青狮踏渠汲活水,燃情薪火照新程——川师大学子赴人民渠一处探寻精神薪火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4 15:5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渠,宛如一条银色丝带,在川西北奔流不息,润泽着四川盆地广袤的土地。2025年7月,四川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青狮踏渠·水泽未来”,循着这精神的召唤,来到位于彭州市的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从湍急的渠水中,打捞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探寻历久弥新的精神薪火,挖掘传承人民渠水文化。

图为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彭州管理站。胡云海 供图

座谈研讨,探寻文化脉络

2025年7月,一场以“‘渠’忆长流:人民渠口述红色水利文化的活态传承与价值探赜”为主题的调研座谈会,在人民渠第一管理处会议室召开。此次座谈会聚焦人民渠水利工程的口述史采集、挖掘人民渠建设者的精彩故事,整合研究人民渠水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发展脉络,以传承与弘扬当代治水精神。

座谈中,团队成员详细阐述调研目标,对人民渠口述史料展开抢救性挖掘,科学提炼其所承载的水文化,并探索将其融入当代文化教育的具体实践方式,从而守护人民渠历史记忆,传承并弘扬新时代水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人民渠一处相关科室负责人明确表示,挖掘和传承优秀水文化是双方共同的目标与责任,积极支持配合调研活动,全力推动实践工作顺利开展。接下来,双方将携手同心,汇聚人民渠现有资源与专业力量以及高校团队的创新活力,让人民渠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将这一历史工程转化为增强文化自信的强劲动力,为灌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红色基因与青春力量。

追寻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团队对9位曾经参与人民渠建设的老人进行了采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当年为解决川西地区的旱涝问题,无数建设者积极响应号召,毅然奔赴修渠前线。如今,眼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是万千“开渠人”的代表。他们那布满老茧的双手和炯炯有神的眼睛,仍带着当年开渠的豪情。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采访人民渠修建者。叶欣 供图

人定胜天,铸魂丰碑。谈起修渠经历,9位老人的描述中满是艰辛与豪迈。当时,没有大型机械,钢钎、大锤、扁担、竹筐就是他们最亲密的“战友”,搬运沙石,再凭人力反复“夯实”,面对堆积如山的沙石,全凭一股“人定胜天”的信念。他们用一纸纸奖状点燃集体豪情,纵使没有半分酬劳,工友们也竞相追逐,引以为荣。

这让团队成员们不禁思考,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里,究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步履不停?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代人对党、对人民、对国家无声的爱中。人民渠的建成,成功地将过去完全依赖天气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肥沃良田,一举解决了当地长期存在的饮水和灌溉的难题,惠泽万顷良田,滋养千万人民。这渠水,宛如修渠者树立的一座无言的丰碑,生动见证了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

长者箴言,时代回响。对于后辈,老人们时常谆谆教诲,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吃苦的精神不能丢,要肯吃苦,鼓励当代青年不断汲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真才实学。他们希望青年一代心怀家国,树立集体观念,多为国家做贡献。

这沉甸甸的嘱咐,满含着他们对青年的殷切期望。对青年而言,老一辈留下的精神财富必须传承,这份“精神财富”包含艰苦奋斗的意志、无私奉献的情怀、团结协作的力量、实干担当的品格等等,这正是需要传承发扬的水利人精神。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和人民渠修建者合影。叶欣 供图

传承使命,续写时代华章

渠水依旧奔流不息,映照着金色余晖。这流淌了半个多世纪的渠水,不仅浇灌着万顷良田,更承载着一代建设者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丰碑。他们的奋斗史诗与谆谆嘱托,在人民渠第一管理处的见证下,已深深烙印在青年心间。他们的故事,是“人民创造历史”的生动注脚;他们的精神,是激励当代青年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勇前进的澎湃动力。作为新时代青年,团队成员们带走的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让人民渠人的伟大精神在当代青年手中薪火相传,在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叶欣 卢佳琪)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