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遇见非遗:湖南工商大学学子探秘古丈毛尖千年茶香

青春遇见非遗:湖南工商大学学子探秘古丈毛尖千年茶香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4 10: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20日,湖南工商大学“李茶青锋”社会实践队深入湖南省湘西古丈县核心茶产区,参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丈毛尖制作技艺沉浸式学习体验活动。青年学子们躬身茶园与灶台,亲身感受这一缕千年茶香背后的智慧与坚守。

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古丈毛尖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锋等的带领下,团队成员首先探访了云雾缭绕的生态茶园。队员们背上茶篓,化身“采茶工”,学习“一芽一叶”的采摘技艺。指尖轻触嫩芽,成员们亲身体会到“斤茶万芽”的辛劳,深刻感受到茶农的匠心精神。

图1 :团队成员在生态茶园学习“一芽一叶”采摘标准

真正的挑战在炒茶车间展开,张师傅现场演示了古丈毛尖“三炒三揉”的核心技艺。面对温度高达200余摄氏度的铁锅,同学们在张师傅手把手的指导下学习“抖、搭、捺、甩”等手法。随着青叶入锅杀青发出的声响,茶叶在匠人手中逐步卷曲成形、白毫清晰可见,空气中弥漫的沁人茶香,让书本上的非遗知识转化为参与者亲身体验到的独特魅力。

图2:张锋现场指导实践队员进行古丈毛尖“三炒三揉”技艺

图3:张锋与实践队员交流

张锋在交流中提到:“机器可以提效,但顶级毛尖的‘形、色、香、味’离不开这双手的温度和经验判断”。高峰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张鸿在活动中指出,古丈毛尖制作技艺承载着民族的文化根脉,她期望更多年轻人能够了解并热爱这门传统手艺,积极参与其传承保护。

图4:体验活动结束合影留恋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传统制茶技艺的学习,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寻根之旅。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更加明确了青年一代在文化传承中所肩负的责任。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