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托管撑起安心暑假

社区托管撑起安心暑假

来源:人民日报 2025-08-04 09: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暑期社区公益托管,是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创新窗口,把这项“关键小事”做细做实做温暖,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在内容上进行创新,让社区托管服务惠及更多家庭

暑期来临,孩子放假了,家长还在上班,特别是对城市“双职工”家庭来说,面临孩子假期“无人管、没地去”的现实难题。

如何在假期让“看护难”不再成为家庭的烦恼?社区主导的公益性托管服务兼具“家门口”的便利性和“低门槛”的亲民性,受到了家长们的青睐。“家长外出上班,社区帮忙带娃”,有效减轻了家庭负担。

早在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发布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鼓励各地为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从单一看护到融合知识教育、兴趣培养等多维服务,托管方式和内容持续升级。比如,重庆渝中区大溪沟街道胜利路社区,托管班老师带着孩子们打太极拳,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江苏宜兴市新街街道氿南社区招募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引导孩子们阅读课外读物,同时开展防溺水、防电诈等安全教育;江西抚州市崇仁县黄家社区整合辖区多方资源,打造集学习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为一体的暑期托管中心,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考虑是否选择社区托管时,不少家长也存在顾虑。社区师资专业性如何、课程内容有趣与否、服务管理是否到位、孩子安全能否保障……这些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托管主体应及时作出回应,不断细化优化托管模式,真正让社区公益托管从“有”到“优”。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社区公益托管是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的创新窗口。要让社区托管真正托举起青少年的“安心暑假”,仍需在机制和服务上持续创新、精耕细作。比如,加强专业力量与社区志愿相结合,探索“专业教师+志愿者”的双轨服务模式,鼓励高校、专业机构与社区合作,参与课程研发与教学;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用心用情设计课程,更加注重多元融合,同步开展作业辅导与兴趣拓展,既长知识,又添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今年暑期,湖北咸宁市咸安区温泉街道强化安全管理,构建“1名社区‘两委’+1名班主任”现场值守架构,确保每个托管班全程有专人负责安全保障与秩序维护,让家长和孩子更加安心;北京怀柔区泉河街道开放路社区启动“少年启航、梦想发光”少年科普夏令营,既有科普启蒙、创意制作,也有体育运动、无人机飞行体验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也应看到,托管服务为家庭减负纾困,但家长不能“一托了之”。青少年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更离不开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陪伴与情感联结。暑假是亲子交流的宝贵时光,下班后的一顿饭、临睡前的一段话,都会成为孩子记忆中的温暖注脚。

暑期社区公益托管,不仅仅是“托”和“管”,更是青少年走出校园、拓展生活的重要途径。把这项“关键小事”做细做实做温暖,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在内容上进行创新,让社区托管服务惠及更多家庭,方能让家长有所托,孩子有所获,撑起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夏日蓝天。(李君强)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