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心,筑梦未来

守护童心,筑梦未来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1 15: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院星火,籽籽童心”志愿服务队走进宝应县射南村,开展了一场以“防溺水教育+公益暑托班,守护少年儿童快乐成长”为主题的专项活动。此次活动不仅为当地青少年和儿童提供了安全教育和暑期托管服务,也展现了高校青年在基层服务中的责任与担当。

上午,射南村聚焦青少年、儿童群体,在村史馆精心组织了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志愿者们纷纷化身“安全卫士”,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为孩子们详细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通过生动的PPT展示、动画短片以及互动问答,志愿者们帮助孩子们树立了“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熟悉水性不盲目下水”等安全意识。此外,志愿者还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溺水后的自救方法,如“不要惊慌,保持冷静”、“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不要在水下憋气”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掌握了基本的防溺水技能。

下午,射南村青少年公益暑托班正式开营。这是村里积极响应国家关爱少年儿童号召,与江苏大学“马院星火,籽籽童心”志愿服务团队结对共建的暖心举措。该团队此前已成功入选团中央2025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项目。开营仪式上,大学生志愿者们热情地进行自我介绍,鼓励孩子们勇敢上台展现自己,现场气氛活跃,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这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志愿者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荷花油纸伞制作”课程中,志愿者们结合射南村的荷藕特色,带领孩子们绘制荷花样式的油纸伞。笔尖流转间,孩子们在绘画中感受着家乡荷藕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朵朵娇艳的荷花在伞面上绽放,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热爱家乡的种子。此外,志愿者们还通过“VR技术探秘”课程,向孩子们介绍了虚拟现实(VR)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指导他们亲手制作VR眼镜,激发了孩子们对前沿科技的兴趣。

在“吸管积木创意搭建”课程中,孩子们拿到吸管积木后,立刻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搭建出“城堡”,有的拼出“飞船”,在动手实践中锻炼了创造力和协作力。从传统文化到前沿科技,从动手实践到想象飞扬,射南村公益暑托班的课程让孩子们感觉收获满满。

此次“防溺水教育+公益暑托班”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安全、充实、快乐的暑期生活,也为他们打开了通往知识与梦想的大门。大学生志愿者们用爱心与专业,为孩子们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未来用科技造福人类、为祖国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公益暑托服务”项目自2025年7月启动以来,已覆盖全省2228个暑托班点,成为江苏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开发精品课程、招募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构建起“共青团主导+部门及高校支持+社会参与”的立体服务网络,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快乐的环境中度过暑假。射南村的公益暑托班正是这一宏大工程的缩影,展现了基层社区与高校合作的力量。

江苏大学“马院星火,籽籽童心”志愿服务队此次走进宝应县射南村,不仅是一次志愿服务的实践,更是一次思想引领的行动。通过防溺水教育和公益暑托班,志愿者们不仅传授了知识,更传递了关爱与责任。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关爱中前行。”(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尚海彤 郁文梦)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