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云大万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 白塔湖湿地旅游发展现状

云南大学“云大万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调研 白塔湖湿地旅游发展现状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1 15: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25日,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基于浙江诸暨白塔湖湿地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乡村振兴驱动机制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浙江省诸暨市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在景区的实地观察和对附近居民的深入访谈,了解当地旅游发展现状。

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带领下乘坐游船观湖,云南大学何佳乐/摄

来自云南大学、宁波大学和宁波工程学院的6名学子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坐上景区中的船只,他告诉团队成员:“景区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很好地做到了平衡生态保护与游客承载量,极大地发挥了湿地的生态保护作用。”

白塔湖湿地公园中的“香草岛”,云南大学马川茗/摄

景区工作人员还提到,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当前发展进程中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游玩项目相对匮乏,难以形成对游客的持续吸引力。因此,丰富景区的游乐体验内容,已成为现阶段景区着力改进的核心方向。

团队成员在“白塔湖”石碑前合照,宁波大学潘诗雅/摄

团队成员离开景区后,对附近居民金女士进行了深度访谈。金女士向团队成员讲述:“自从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周边村民都成了‘湿地农民’,每月能按时领到补贴。不仅如此,还有一部分村民直接成了湿地公园的工作人员,有了稳定收入。可以说,湿地公园的建成实实在在地极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团队建议,湿地公园在未来发展中需以筑牢生态安全底线为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多元发展空间,核心举措可聚焦于两方面:一是吸引优质商户有序入驻,丰富景区服务供给;二是创新拓展特色游玩项目,提升游客体验层次。

署名:何佳乐、马川茗、潘诗雅、李德宇、朱海、余沐阳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