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工业设计、数字内容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生产力工具。近日,中国科技企业数美万物正式发布全球首款面向三维创作的高清模型生成工具——Hitem3D(网址:hitem3d.ai)。这款产品通过上传一张图片,即可一键生成分辨率高达1536^3的高清三维模型,支持直接应用于工业设计、3D打印、数字孪生等多场景,成为AI助力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实践样本。
技术突破让微观细节「所见即所得」
Hitem3D背后采用数美万物自主研发的Sparc3D算法。不同于传统三维模型算法需先将数据压缩到二维,再重建为三维导致细节损失,Sparc3D基于稀疏卷积网络和3D变分自编码器(VAE)技术,实现三维数据输入与输出几乎无损。该方案将重建误差降低40%,而数美最新发布的Ultra3D方案中,将让这个高速的3D生成框架提速6.7倍,大幅减少运算量,同时保留微观结构。
「你上传一张这种复杂的单一视角的图片,我们的模型可以把这个图里的机械结构也都还原建模出来,包括图中背后的钢筋线条」数美万物产品负责人张勃介绍。在模型演示室里,工作人员现场用一张普通照片生成一款复杂模型的三维模型,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而模型细节甚至清晰到螺丝孔与划痕。
在全球同类产品大多仅能生成1024^3分辨率模型时,Hitem3D实现1536^3分辨率的「雕刻级」建模,首次让AI生成模型达到工业生产级别的细腻程度。
用户故事:让设计更快落地
北京的一家原创潮玩设计工作室负责人李然告诉记者,过去他们设计一个新形象的三维模型,需要团队建模师手动完成,复杂模型通常要耗时4-5天。「很多创意因为建模时间长,生产排期就往后拖,有时想法还没打样出来就被市场替代。」
现在使用Hitem3D后,仅需上传一张概念图,几分钟内即可获得高清三维模型,直接对接3D打印或打样厂商。「最直接的改变是我们团队能快速迭代,原来一年只能做几十款,现在至少能翻倍,还能留更多时间做创意本身。」
不仅是文创行业。在浙江宁波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人员也在试用Hitem3D,将二维设计草图快速转化为三维样件,并对接生产线。「对我们来说,建模精度决定了零件能否顺利投产,Hitem3D的细节级别让我们第一次考虑用AI替代人工建模。」该企业工程师刘峰说。
社区验证:中国原创AI获全球关注
今年6月,数美万物将Hitem3D的核心算法Sparc3D在研发阶段上线至全球AI社区Hugging Face。模型在一周内冲到Space趋势榜第一,并连续三周位列前三,引发全球3D建模爱好者、设计师的关注。
YouTube和X平台上,大量3D创作者上传测评视频,有测评者惊叹「上传一张照片就能生成几乎可生产的模型」,还有用户实测后表示工作效率提升了90%以上。
产品负责人张勃说,Hitem3D已经获得来自海外设计团队、工业企业以及数字内容创作者的数千次试用申请,公司正计划进一步开放API接口,帮助更多行业场景接入。
技术创新与产业价值
数美万物由抖音创始团队成员任利锋创立,目前已完成累计5亿元人民币融资,旗下产品还包括「造好物」等,构建从创意到生产的一站式平台。
「我们的目标不是只做一个工具,而是让AI把创意快速变为生产力。」任利锋表示,Hitem3D让AI生成的模型从「低精度演示品」跃升为可直接用于工业生产的高精度数据,将带动上下游设计、3D打印、制造等环节提效。
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制造正向柔性化、小批量、多品种转型,对快速、高精度的三维建模需求日益增长。AI与3D建模结合,将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设计门槛、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也有望促进数字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产品团队透露,接下来团队还将投入研发「重拓扑」「多视图合成」「模型拆件」等功能,进一步降低AI建模门槛。
从一张图到一只真实可打印的模型,从桌面创意到工厂产线,Hitem3D让AI「所见即所得」真正落到生产一线。这不仅是一个工具的诞生,更是中国原创AI助力产业升级的生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