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守护

粒粒皆守护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1 13: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鎏金六月,我驻足华北平原,凝望着辽阔的麦野。熏风掠过,麦浪翻涌成金色的海;阳光洒下,麦芒泛着细碎的光。每一株麦穗都低垂着沉甸甸的饱满。

当六月的麦海归于粮仓的丰盈,炽烈的七月便以另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席卷了华北平原。玉米正值灌浆期的盛年,挺拔的茎秆昂扬向上,阔大的叶片层层叠叠,仿佛正贪婪地吮吸着夏日的精华,为孕育饱满的籽粒积蓄着每一分能量。

广袤的田野上续写着生长的故事,随着人生的成长,我对粮食安全的认识与行动不断深化。

幼儿园时期,面对我碗中的剩饭剩菜,父母总会默默接过,仔细吃净。步入小学,当我再次剩饭,父母会立即制止并严肃批评,小学课本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深深印入我的脑海。高中时期,我观看了电影《一九四二》,天灾无情,我对粮食有了更深的敬畏。

这份敬畏化为了行动,大学二年级,我担任了思想政治理论综合实践小组组长,我们选择了“绿色低碳”为实践主题。全组成员日日践行“光盘行动”,有时点餐过多,但为了坚持光盘,吃到胃里有些胀满。随着光盘行动成为习惯,我们更加合理地点餐,食堂里碗碟干干净净,我竟察觉就寝之前不再感到饥饿,零食也悄悄淡出了生活,充实的一日三餐,稳稳地支撑起温暖的生活。

自然的考验从未缺席,守护的力量代代生长。2025年7月24日至25日,河北易县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单日最大降水量达448.7毫米,暴雨冲毁道路、漫过田垄,近2.5万亩玉米、花生等作物浸泡在积水中。各方迅速响应,护百姓周全,守粮仓安稳。易县人民武装部迅速协调170名现役军人与民兵,带着运输车、抽水泵等设备挺进灾区。他们疏通沟渠,清理田间淤泥;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紧随其后,逐村指导农户排水降渍、喷施叶面肥,调拨的灾后补种种子和农机具也在48小时内送达各村。

这样的守护无处不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扎实落地,农业机械化纵横驰骋于沃野,袁隆平院士等科学家躬身田畴育出良种,亿万农民汗滴入土迎来丰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朴素的真理,映照着一个民族对生存的深刻理解。粮食安全,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从餐桌到田野、从政策到行动的每一份坚守——是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是救灾人员蹚水护苗的身影,是科研人员在田间地头的弯腰,更是我们每个人碗里那粒被认真吃掉的米。(山东科技大学 刘士豪)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