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学子探秘秦安彩陶:指尖传承八千年非遗技艺

北科大学子探秘秦安彩陶:指尖传承八千年非遗技艺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8-01 13: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甘肃秦安康坡村一间古朴的陶坊内,北京科技大学“迹语榴润”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屏息凝神,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着湿润的陶泥。拉坯轮缓缓转动,泥胚在手中逐渐成形,却又在下一个瞬间意外坍塌,引来一阵善意的轻笑与轻声的鼓励。这生动的一幕,正是他们沉浸式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安彩陶制作技艺的真实写照。

实践团此行深入秦安彩陶制作的核心环节:塑形成坯: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尝试古老的泥条盘筑法与慢轮修整技艺。每一次力道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坯体变形,让学子们深刻体会到“匠人指尖分寸感”的千锤百炼。妙笔绘彩:面对素坯,成员们执起特制矿物颜料笔,小心翼翼地临摹千年纹样。笔尖的轻重缓急直接决定了线条的流畅与神韵,古老的图腾在现代青年手中获得新生。

为全景记录秦安彩陶从泥土到艺术品的生命历程,实践团精心拍摄制作了专题微电影,以青年视角解读古老技艺的当代活力。镜头细致捕捉了陶泥在匠人手中被赋予生命的全过程,以及实践团成员从生涩到投入的体验瞬间,力求让屏幕前的观众也能感受到这份穿越千年的温度与匠心独运。

秦安彩陶的传承之路并非坦途。传统手工艺耗时耗力、年轻传承者稀缺等问题,如同窑炉中的暗影,时刻威胁着这项古老技艺的薪火延续。北科大实践团此行,正是以青春之力回应这份挑战。他们通过深度体验与创新传播,架起了一座连接古老智慧与当代青年的桥梁。学子们带走的不仅是技艺的初体验,更是一份自觉成为非遗守护者的责任。

除此之外,北京科技大学与秦安康坡村陶艺帮扶车间联合共建的“第二课堂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秦安县康坡村举行。秦安康坡村陶艺帮扶车间负责人唐晓刚对北科大学子长期以来助力秦安乡村振兴的行动表示感谢。他承诺,将以开放合作的姿态持续推进双方深度合作,全力支持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北京科技大学学生提供高水准的实践平台,并期待通过校企间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为秦安县彩陶产业发展及专业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能。

当北科大学子的指尖与八千年的秦安陶泥相遇,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已然开启。这泥土的温度,是文明的记忆;这指尖的传承,是青春的回响。在古老纹样与现代目光的交汇处,秦安彩陶的窑火,正因年轻一代的接力守护而生生不息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