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兰镇人大代表:助力秸秆禁烧 守护蓝天沃土

毓兰镇人大代表:助力秸秆禁烧 守护蓝天沃土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31 16: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切实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毓兰镇各级人大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深入田间地头宣传督导秸秆禁烧工作,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一线履职,当好政策“宣传员”。连日来,全镇各级人大代表分片包户,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过发放倡议书、召开屋场会等形式,向群众普及秸秆焚烧的危害——不仅污染空气、引发火灾,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同时,结合镇里出台的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向农户算清“环保账”“经济账”,让“禁烧秸秆、利国利民”的理念走进每一户家庭。毓兰镇人大主席表示:“秸秆焚烧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我们通过‘面对面’宣传,让群众理解政策,主动参与禁烧工作。”代表们还利用微信群、村级广播等渠道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精准监督,筑牢禁烧“防火墙”。为杜绝“一把火”现象,毓兰镇组建了人大代表巡查队,对辖区内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田埂上总能看到代表们的身影。遇到有焚烧苗头的农户,人大代表第一时间上前劝阻,耐心解释政策;发现零星火点,立即协助扑灭并做好教育引导。同时,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压实村干部和网格员责任,确保秸秆禁烧“空间覆盖无空白、职责落实无盲点”。并建立“人大代表+群众”联防联控模式,鼓励村民举报违规焚烧行为,形成群防群治合力。通过“人盯人、人盯地”的方式,全镇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格局。

疏堵结合,探索利用“新路径”。禁烧的关键在“疏”不在“堵”。针对部分农户“秸秆没处去、处理成本高”的顾虑,毓兰镇人大代表主动对接农业部门与农机合作社,协调秸秆打捆机、粉碎机等设备进村入户,助力农户实现秸秆粉碎还田、打包外销。

代表们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镇政府引进秸秆粉碎还田、饲料化加工、生物质燃料生产等技术,并牵线本地养殖企业、合作社回收秸秆——既破解了秸秆堆放难题,又为农民拓宽了增收渠道。同时,人大代表还收集整理秸秆饲料加工、生物质发电等综合利用信息,为农户提供精准指引,让昔日的“废弃物”真正变成了增收的“香饽饽”。目前,毓兰镇已建成2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秸秆综合利用面积达1810亩,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长效建言,守护乡村“生态线”。在镇人大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秸秆禁烧长效机制提出建议:一是加大政策扶持,推广秸秆利用技术;二是增设村级环保公益性岗位;三是将禁烧工作纳入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镇人大主席强调:“人大代表要持续跟踪监督,确保禁烧工作常态化、科学化,让毓兰的天更蓝、地更绿、空气更清新。”

下一步,毓兰镇人大代表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全镇群众一起守护绿水青山,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推动秸秆禁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人大力量!(周一阁)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