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至7月26日,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明德尚法队走进丽水龙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七月的龙泉,瓯江泛着青瓷釉色的波光,铸剑坊的锻声穿透晨雾。明德尚法实践队穿行在青创园、科创基地与望瓯街区之间,看见千年剑瓷正以创新破茧,而法治如釉水般,悄然浸润着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一、剑瓷新韵:在传统肌理上生长创业新芽
青创空间三期的大展厅里,大型传统青瓷瓶与立体青瓷冰箱贴(图一)、青瓷首饰隔空相望 —— 前者是千年窑火淬炼的文化符号,后者是青年创客用现代设计重构的生活美学。
图一:立体青瓷冰箱贴
这里 42 间工作室中,青瓷文创团队正用当代表达打破传统非遗的圈层壁垒。在青瓷文创工作室,青年创作者们伏在案台前精心雕刻素胚、绘制青瓷纽扣(图二)。桌旁摆放的“粑粑蛇”形象青瓷器引人注目,其色彩浑然天成,青蛇头顶小花,寓意“青史流芳”,大胆而富有创意的形象在蛇年迅速火出圈(图三)。而在隔壁的青瓷修复工作室,裂纹检测仪与传统金缮工具并置,老瓷片在年轻手艺人手中重归完整,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也开拓出“修复+定制”的新赛道。
图二:创作者正在绘制青瓷纽扣
图三:“粑粑蛇”
与青瓷工作室相邻的,是宝剑修复与定制工坊。“我们一般在下午直播,为网友展示宝剑修复与定制过程,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直接在手机上下单,我们做好后再邮寄过去。”手艺人举起刚绘制好的的宝剑向明德尚法队的队员们解释道。这些曾藏在深巷里的手艺,如今通过屏幕被更多人看见,传统工艺的价值在供需对接中愈发清晰。
二、科创突围:在产业根基上点燃科技火花
浙西南科创基地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空调零部件制造基地,龙泉的 “老本行” 在这里长出了新枝芽。在展厅里的传统与新能源汽车空调模拟装置前,明德尚法队成员直观地看见了智能控制系统的运作过程 (图四),这些曾依赖经验的制造工艺,如今被注入算法与数据的力量。从压缩机制冷的原理优化,到新能源汽车空调的智能控制,当地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实验室(图五),取得了数百项专利,用技术突破让 “龙泉制造” 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让技术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图四:空调模拟装置
图五:高校合作实验室
此外,浙西南科创基地深挖龙泉青瓷文化,创新不断。现场展示了描金、柴烧、双面釉等工艺,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推出人生百态马克杯、亚运辅助商品等文创。其中人生百态马克杯质感润滑,趣味表情表现了对人生的百变态度(图六)。基地还推动产学研合作,让千年青瓷在当代绽放新活力。
图六:人生百态马克杯
三、陶溪川内:在陈旧老窑之上开拓艺术新路
望瓯·美术馆的老窑砖墙里,当代艺术与千年瓷纹悄然对话。Tobias Kvendseth 的《反种子 02》正以陶土为载体,完成一场对 “种子” 的颠覆性诠释。这组似种子又似爆裂物的作品,用瓷壳的龟裂与胚芽的外露,打破了人们对 “种子” 的固有认知,就像创意的种子,从来不会被单一形态束缚,总能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到生长的土壤。(图七)
图七:《反种子 02》
此外,陶溪川景区的文化创业是一大热潮,明德尚法队成员在陶溪川锻造工坊深度体验锻打宝剑,进行打磨模型、抛光刻字(图八)。亮如冷泉的剑面,尽显 “千锤百炼” 的真谛。
图八:明德尚法队成员正在打磨剑面
四、法治护航:好政策为创业路铺就坦途
创业之路的顺畅,离不开法治的护航。青创空间里,便捷的政务服务让企业注册从 “跑断腿” 变 “零跑腿”。明德尚法队参观了龙泉司法档案博物馆(图九),其中88 万余页近代司法档案诉说着 “官批民调” 的治理智慧 —— 前者是当下服务创业的 “加速度”,后者是深植本土的法治根脉。
图九:龙泉司法档案博物馆
“外来创业青年如果选择在外租房,可以享受我们的资金补贴。”副书记黎丹红在介绍人才引进政策时提到。不论是民国青瓷仿古案展现的早期知识产权意识,还是如今低门槛创业的制度设计,龙泉用 “硬政策” 与 “软服务” 编织出一张保障网。正如青瓷需要稳定的窑火才能成器,创业创新也需要法治的恒温环境,方能从 “萌芽” 长成 “大树”。
龙泉的创新创业故事,早已超越 “小城叙事”。这里有传统技艺的现代转身,有产业升级的坚定步伐,更有制度温度托举的无限可能。在文化根脉与法治沃土中,更多创业梦想正破土而出,生长成照亮未来的光。
图十:明德尚法队在望瓯·陶溪川合影留念
作者:明德尚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