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乡·青春行动——同心杏林突击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美丽家乡·青春行动——同心杏林突击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30 16:0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7月7日到16日,在指导老师王婷的带领下,山西中医药大学大学同心杏林青年突击队赴山西省忻州市开展以“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生态家园”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色,精准对接地方需求,通过河流水质监测、环保知识宣讲、资源回收利用及深入问卷调研等多元形式,积极投身基层环保工作,着力提升当地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河流保护:用专业数据守护家乡水脉

7月7日清晨,突击队李沛茹、侯佳惠等8名成员携带水质检测仪器来到河沿岸。“取水样时要避开岸边1米内的表层水,这样数据才更准确。”队员们一边操作pH检测仪,一边跟同伴交流采样要点。试管中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与远处漂浮着塑料袋的河段形成鲜明对比。此次检测涵盖pH值、浊度等6项指标,队员们沿着3公里河岸设置8个监测点,检测结果显示3处排污口附近水体浊度超标,pH值偏离正常范围0.5-0.8个单位。

“这条河以前能洗菜,现在天热就有异味。”居住在河岸附近的居民指着一处漂浮着塑料袋的水域感慨到。针对发现的污染点,队员们用红绳标记并拍摄存档,随后组织团队成员和20余名社区志愿者开展净滩行动。大家分工协作,清理塑料垃圾、枯树枝等杂物,共清运垃圾7袋,约15公斤。

环保宣讲:互动课堂播撒绿色种子

7月11日上午,在新华书店儿童托管班,队员朱迪、牛佳艺等人手持垃圾分类转盘教具,与30余名孩子展开生动互动。课堂小课堂以科普短片《小水滴的旅行》开场,带领孩子们展开奇幻的绿色探险之旅,队员们巧妙结合前一天的河流检测数据,用动画演示水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同时队员们适时引入中医药的“整体观”,用生动的动画演示了水污染如何像疾病一样,通过食物链层层传递,最终伤害到小鱼、水鸟甚至人类自身。“就像我们的身体需要干净的环境才能健康,小河也需要干净的水才能养育生命!”队员的比喻让孩子们豁然开朗。30多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希望此次课程,可以将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这颗种子深深种进孩子们的内心。

午后的社区活动中心座无虚席,一场面向社区居民的“水资源保护与家庭环保”讲座同样精彩纷呈。队员们展示了在汾河源头拍摄的真实照片,瞬间引发了在场居民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队员们现场演示了“淘米水浇花”“衣物集中洗涤”等小技巧,讲座结束时,队员们发放了团队自制的、图文并茂的《家庭节水与垃圾分类实用手册》。

图为儿童托管班内,队员用互动游戏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回收行动:小礼品撬动大环保

“5个塑料瓶能体验耳穴压豆贴,2公斤纸箱可以领中药香囊!”7月14日,东大街社区广场上的临时回收点前人头攒动。队员们将中医药专业特色融入活动,准备的三伏贴、耳穴压豆贴等健康礼品深受中老年人青睐。65岁的张阿姨提着一捆纸箱前来兑换,她笑着说:“平时废品攒着也是扔,现在还能换些实用的东西,孩子们都说这个活动好。”

据统计,活动当天共回收快递纸箱100公斤、塑料瓶350个。“我们联系了本地再生资源公司,这些废品将被送往正规处理厂。”队员宋子建介绍,回收所得资金将全部用于购买河流保护设备。活动间隙,不少居民主动询问下次回收时间,社区主任表示:“这样的活动既美化了环境,又拉近了邻里关系,希望突击队能常来。”

调研反馈:倾听民意完善环保方案

“您认为当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什么?”7月8日至15日,队员贾欣瑜、张艳霞、吴明睿组成的调研小组分时段在社区菜市场、公园等场所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数据分析显示,87%的受访者关注水污染问题,62%的人表示愿意参与定期净滩活动。在对河沿岸商户的访谈中,开杂货店的王老板坦言:“以前确实图方便往河里倒过脏水,看了你们的检测报告,以后肯定不会了。”

针对问卷反映的重点问题,队员们对前期检测的3处超标点位进行复测,令人欣慰的是,在环保部门介入整改后,其中2处水体的指标已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的环保意识正在觉醒,但长效机制还需建立。”突击队指导老师表示,团队计划将把调研结果整理成《关于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建议》,提交给当地相关部门,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山中医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同心杏林青年突击队在街头进行调研。

图为同心杏林青年突击队在街头进行调研。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