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生态共护,定日重建同行
在全区各族群众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赴“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珠峰生态环保服务队联合其他四支校级重点支队走进定日县扎西宗镇拉木堆村、扎西岗村等灾后重建村落,开展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生态底色。
青春集结 向乡村进发
活动当天,服务队师生与村民围坐于村委会活动室,用藏汉双语结合的方式,从珠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保护与生计的关联等方面展开推普讲解。队员们结合地震灾后常见的垃圾污染、草场退化等问题,用通俗易懂的案例说明“保护身边一草一木,就是守护家园”的道理,并向在场的村民和学生们发放普通话推广手册,鼓励大家在实践中用好普通话,守护文化丰富性。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只知道珠峰神圣,现在才明白保护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牛羊和土地”。
此次推普宣讲不仅拉近了生态保护理念与灾后重建区村民的距离,更激发了大家参与守护珠峰的自觉性。从高原到平原,从政策到行动,藏职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以接地气的方式让生态文明思想在拉木堆村落地生根,为构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生态保护格局注入了基层力量。
生态赋能 驱动乡村重建升级
队员们手持垃圾袋,沿着村道、溪流、草场展开“地毯式”清理。塑料瓶、食品包装袋、废弃衣物……这些藏在草丛里、石缝间的垃圾被一一收集,分类打包后交由当地环保部门处理。过程中,队员们还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不少村民主动加入队伍,形成“师生+村民”的清理合力。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村庄周边环境焕然一新。
珠峰守望 同护生态根基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赴“千山之宗,万水之源”珠峰生态环保服务队在珠峰大本营开展宣传时突遇冰雹,队员们转入氧舱后,随即邀请当地大学生、商户与过往游客参与生态保护倡议。舱内,队员们通过明信片寄语传递守护决心,“以微薄之力护珠峰圣洁,用点滴行动助定日新生”“让每块冰川不褪色,让每寸草甸皆常青”等话语饱含热忱。大家围坐交流,共话生态保护与灾后重建的意义,将突发天气的不便化为宣传契机,让守护珠峰的信念在氧舱内温暖传递。
灾后重建的新居旁,各族伙伴并肩拾捡垃圾;珠峰大本营的明信片上,不同字迹共书环保承诺。从灾后村庄到珠峰脚下,环保行动成了民族团结的纽带,这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让守护生态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更是灾后新生与生态守护的双向奔赴,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绿水青山间愈发鲜明。文:邓晓慧、扎桑、李自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