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7日,2025 WAIC智能趋势论坛在上海前滩香格里拉酒店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以“AI数算 重构智造产链生态”为主题,汇聚企业界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深层路径,旨在打通AI赋能千行百业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跃升。
时代脉搏
AI驱动产业变革进入深水区
当前,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AI在与产业融合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正如东浩兰生会展集团副总裁裘皓明女士所言:“当前的人工智能发展已不再是各自为战的摸索,而是一场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的伟大远征。”本次论坛作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应用场景-生态协同”全链条视角,与一线企业家、业界专家们展开了深度对话。
东浩兰生会展集团副总裁裘皓明
群英荟萃
共探AI赋能产业实践与未来趋势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三级领军专业技术专家陈元峰
本次论坛议程紧凑、内容丰富,多位行业翘楚贡献了精彩的真知灼见。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三级领军专业技术专家陈元峰回顾了人工智能算力、数据、模型发展历程,在分析电力高价值应用场景基础上,展望未来研发方向。他表示:“强化学习、思维链数据等工具链、AI原生应用、多模态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体将有巨大应用发展空间,目前在时序预测、智能体调控、具身智能已经开展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未来将面向AI前沿技术及电力创新应用持续攻关,让每一度电都有AI。”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安筱鹏
为挖掘AI助力公司实现快速增长的“第一性原理”,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安筱鹏深度剖析了Genspark、Anysphere、Palantir AIP等公司发展的路径,究其原因:AI带来了确定性的高价值。他表示:“大模型应用走向深水区,从供给侧的视角已呈现出四大风向标:即是否实现了高价值私域数据token化、是否基于强化学习等训练企业模型、是否构建多智能体协作网络、是否实现了从工具到决策跃升的智能决策。”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经理林斌
AI应用层出不穷,AI基建、能源管理备受瞩目。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智能基础设施集团总经理林斌表示:“西门子长期深耕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上千名AI专家和AI相关专利申请,并借助生成式AI(如Industrial Copilot)、工业基础模型(IFM)等技术服务工业、基础设施中的广大用户。同时,为了满足客户可持续发展诉求,提供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节能减碳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关键电源业务中国中心负责人徐栋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关键电源业务中国中心负责人徐栋则着重展望了人工智能重塑数据中心的未来。他指出:“智算将驱动全球和中国数据中心的增长,其增速将是整体增速的3-4倍。然而这将给数据中心带来电力管理、租赁成本、空置率以及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规模增大的四大挑战。施耐德提供了端到端的AI就绪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以应对上述挑战。”
AI落地
场景决定价值,实践方获真知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执行总裁曾富贵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解决方案部执行总裁曾富贵认为:“AI商业化的本质不是技术竞赛,而是对业务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持续交付。企业应聚焦高价值场景深耕细作,才能真正实现从技术到商业的跨越。”
新华三通过异构算力基础设施破解企业的算力之困,不断跟进技术迭代,让大模型精准适配业务,充分利用政企全域数据以及构建高质量数据集筑牢AI成功的基石。通过灵犀使能平台全面赋能百行百业。
中国移动数智化部云计算架构师肖爱元
在算力和存力管理方面,中国移动提出以“算网共生、智能调度”为核心,构建“4+N+31+X”的资源布局,立足“东数西算”与“东数西备”,助力算力一体化、绿色低碳发展。因此算力设施与数据流通设施成为数据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
中国移动数智化部云计算架构师肖爱元表示:“中国移动创新构建全局统一文件存储系统。基于存力智能调度平台和标准化接口,对业界主流存储厂商产品进行统一纳管;创新海量元数据的管理及智能分析能力,实现了对异构文件系统的数据价值的智能识别、跨广域网自动迁移调度及业务透明访问。”
会上,中国移动与曙光存储共同发布了先进存力中心暨智能存力调度平台。
曙光存储、中国移动共同发布先进存力中心暨智能存力调度平台
神州数码集团首席信息官李晨龙
然而有了坚实可靠的AI基础设施后,企业的业务就能实现稳步增长么?神州数码认为业务模式、管理方法、技术范式是推动企业持续增长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核心是对流程的管理。企业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建立AI for Process的方法论。
神州数码集团首席信息官李晨龙表示:“人工智能正重构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层面。迫使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并优化传统的管理架构、决策路径以及那些根深蒂固的文化范式。唯有通过积极主动的变革,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充分释放自身潜能,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神州数码集团联合德勤中国、信通院共同发布《AI for Process 企业级流程数智化变革蓝皮书》
为加速企业的AI流程落地,实现数智化转型。神州数码集团联合德勤中国、信通院共同发布了《AI for Process 企业级流程数智化变革蓝皮书》,为企业的流程智能化提供了具备全局观的方法论与行之有效的操作范式。
软通动力首席人工智能官金亚东
为了让AI在企业创新的源头发挥作用,软通动力首席人工智能官金亚东认为AI赋能科研才是产品创新的源泉,科学家应充分了解AI的本质底层规律。他指出:“AI不止是给科学家提供工具,而是要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科学的发展历程就是在计算不可约性与可约化性之间不断博弈。范式上的变化是通过高级别数字孪生自理解和自治孪生体,将人类已知的机制机理为出发点,将物理模型来指导大模型的实现。”
中国飞鹤副总裁董岩
AI正为各行各业带来新机遇。中国乳业领军企业中国飞鹤深刻认识到:AI不仅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工具,更是重塑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引擎。中国飞鹤副总裁董岩表示:“AI推动企业从‘规模优势’向‘精准能力’的进化,从依靠人力、经验、流程的传统管理,走向基于数据、模型与智能判断的全新范式。通过AI技术的融合,飞鹤打造了中国首个自主母乳智算引擎,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40%,自动化率达到90%。”
新奥能源副总裁、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CEO程路
同样,AI技术也为能源行业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新奥能源副总裁、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CEO程路表示:“新奥泛能网致力于利用AI让能源驶向自治之境。通过能碳大模型构建碳智驾中枢,利用专业的Agents构建能碳专家群,能碳智控最终将智能付诸现实,实现从辅助到自智的能碳智驾L1-L5的完整体系,引领能源奔赴零碳的新世界。”
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总经理赵斌
然而AI一体两面,利弊共生。企业在广泛应用AI的同时,风险管控与安全保障方面也受到了极大挑战。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总经理赵斌表示:“TÜV莱茵组建了一支顶尖的专家团队。将依据AI法规、标准为工业AI的应用保驾护航。提供量身定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而确保产品和设备在安全、质量及合规方面满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帮助工业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移远通信AI前沿技术中心总负责人王韬
当前如何让AI大模型落地成为企业管理者们的必答题。移远通信提供了AIoT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了从AI算法到AI平台的完整链条。
移远通信AI前沿技术中心总负责人王韬表示:“移远通信在端侧将提供非Transformer架构的大模型,可以以极小的算力资源提供稳定的AI能力输出,并在AI机器人、智慧零售、智能玩具等场景成功落地。”
聚焦“最后一公里”
圆桌对话共谋中国智造未来
论坛的压轴环节——工业AI落地“最后一公里”圆桌讨论,更是将大会气氛推向高潮。施耐德电气中国软件研发中心、AI创新负责人张毅、软通动力咨询与数字化创新服务线联席总裁李国亮以及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总经理赵斌围绕中国制造业在数智化转型中最具挑战性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工业AI的落地远非简单自动化升级,而是将数据、算法、算力等新生产要素注入传统工业体系,改变生产方式,让工厂拥有“大脑”,实现自我感知、自我决策、自我优化,这是实现“中国智造”的根本路径,也为破解制造业“质量、效率、成本”这一“不可能三角”提供了新可能。
圆桌讨论聚焦AI应用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化推广的挑战,探讨了如何建立科学评估体系筛选高ROI的AI应用场景;如何设计AI系统实现AI与人协同共生;以及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工业AI系统测试、验证和认证体系,确保其决策的可靠性、可解释性和安全性。与会专家还就如何打破工业AI生态壁垒,建立更开放、互信的合作环境,以及如何在满足制造业场景极端多样性方面实现标准化与个性化平衡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与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
共建开放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跃升
本次2025 WAIC智能趋势论坛的成功举办,清晰描绘了AI赋能产业的现实路径与未来图景。论坛成果斐然,不仅发布了多项重要的技术平台与行业蓝皮书,更在工业AI落地的关键瓶颈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
通过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个更开放、更智能、更可持续的产业生态将加速形成,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跃升,迎接智能时代的全新挑战与机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