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位于临沂沂河新区相公街道的山东众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智能鸡舍内,一枚枚洁净的鸡蛋顺着传送带鱼贯而出,与之相邻的田间、果园里,脆甜的桃子缀满枝头,饱满的玉米即将成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连接这两幅丰饶图景的关键纽带,竟是鸡舍内源源产出的“废弃物”——鸡粪。众成蛋鸡创新实践的“种养循环”模式,将令人头疼的养殖污染,转换为滋养沃土的“营养源”。众成蛋鸡项目的引进,打开了智慧养殖、联农带农、循环产业的大门。
众成蛋鸡目前有3栋全智能鸡舍投入使用,每栋鸡舍约6万只蛋鸡,高峰期产蛋率为95%,年产优质无抗富硒鸡蛋3000吨。然而,当走进众成蛋鸡的核心处理区,几乎闻不到传统养鸡场的刺鼻气味。“秘诀就在于这套封闭式智能收集与环保处理系统。”众成蛋鸡负责人郇长达说。传统粪污发酵方法简陋,周期长、气味刺鼻,与这种智能发酵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是我们新上的一台粪污发酵罐,现在正在调试阶段,等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预计一天能处理发酵鲜鸡粪10吨,这在临沂地区是首家。”郇长达指着眼前的有机肥生产线说。
鸡舍内产生的鲜鸡粪通过自动刮粪系统即时收集到粪污发酵罐中,在精准控制的温度、湿度和微生物作用下,短短十几天,鸡粪便“脱胎换骨”为无臭、无害、富含有机质和有益菌群的高品质生物有机肥。
“以前买化肥成本高,长期用还容易板结土壤,现在有了众成的有机肥,降低化肥投入成本约30%,果子更甜、色泽更好,土壤也更松软有劲了!”洪岭埠村洪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社员郑佐伟说。下一步众成的有机肥经过成分的检测后,根据成分情况,将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相公街道及周边的大面积粮食种植区和精品果园,因地制宜使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种出的农产品品质更优、口感更好、市场竞争力更强,真正实现了“绿色产出”。
通过推行“村集体+农户+企业”“农户增收链双驱动”的运作模式,洪岭埠村以土地资源入股,成为项目发展的坚实后盾。项目承诺每年2000万枚鸡蛋,每一枚鸡蛋向村集体提成一分的“鸡蛋佣金”,构建起稳固长效的利益纽带,开创性地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澎湃活水,年增收可达20万元,为乡村公共服务与长远发展提供了稳定支持。
“我们还建立‘订单农业’模式,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合作社及周边农户种植的玉米作为饲料原料,显著提升农户种植收益。”郇长达说,项目还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喂养及中央集蛋系统,并创造了130余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让农民从传统耕种者转变为稳定就业的产业工人。“玉米饲料—蛋鸡生产—鸡粪肥料—还田种植”的闭环链条就此形成。当地玉米滋养蛋鸡,鸡粪“反哺”农田,区域内的种植业与现代化养殖业实现了有机耦合与资源高效循环,极大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提升了生态与经济效益。
近年来,临沂沂河新区以循环农业为抓手,制定《沂河新区循环农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资源节约、减肥控量、绿色生态目标”,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构建了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