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浙江理工大学牵头承担的“珍稀濒危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于6月21日正式启动。
本次启动会汇聚全国顶尖科研力量,共同擘画珍稀濒危中药材发展蓝图。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郭玉海出席并致辞。会上举行了项目咨询专家聘任仪式,同时“浙江理工-华大鉴正产教研融合创新基地”揭牌成立,标志着产学研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
“该项目具有双重重要价值:一是对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价值,二是对保障群众用药安全和可及性的社会价值。项目聚焦7种国家二、三级保护药用植物,旨在通过优良品种选育、规模化繁育和规范化基地建设,缓解因资源稀缺导致的医保压力和用药负担。同时,针对市场上假冒伪劣问题,项目将建立基于超级二维码的质量追溯体系和检测技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二级教授梁宗锁表示。
该项目依托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的创新平台,聚焦研究川贝母、山慈菇、甘松等珍稀中药材,着力突破种质改良、规范种植及功效物质挖掘等关键技术,致力培育、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
“本项目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选育珍稀濒危中药材优质抗性新品种并示范推广;二是突破种子育苗与组织培养等关键繁育技术;三是深入研究药效物质基础,明确功效成分;四是解析生物合成途径,探索异源合成有效成分的方法。”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教授杨东风表示。
珍稀濒危药材的保护与开发是守正创新的核心课题。今后,浙江理工大学项目组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