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挖掘红色文化时代价值,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链兴农”——北阳山牛肉产业调研与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暑期实践队于7月12日-20日赴陕西省镇安县月河镇、云盖寺镇、茅坪回族镇开展为期9天的“红色文化铸魂、科技赋能农业、实践服务乡村”主题社会实践。
赓续红色血脉,筑牢振兴根基
实践队深入追寻镇安的红色足迹,在多处红色文化景点开展沉浸式研学。首站抵达月河镇太白庙村,聆听对越参战老兵,战斗英雄黄龙青讲述亲身经历。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与守护的责任。
实践队在月河镇太白庙村采访老兵寇姜汶供图
随后,队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茅坪回族镇峰景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碑鞠躬默哀,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感悟先辈为民族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的巨大牺牲。这些红色寻访活动强化了队员们的认知:红色文化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唯有传承好红色基因,青年一代才能在振兴乡村的征程中明确方向、汲取不竭力量。
青春直播助农,拓宽致富新路
为助力破解镇安县特色农产品“出山难”瓶颈,实践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电商直播带货活动。队员们深入镇安县乡镇调研茶叶、木耳、北阳山牛肉等特色产品,了解到当下存在畜牧产业链条分散、红色精神传承乏力、数字技术赋能不足等问题,并详细学习了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工艺与独特品质。
在直播间,队员们化身主播,向网友展示产品实物,并耐心讲解生态种植、养殖技术及背后的乡村故事,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有效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为当地探索电商助农新渠道贡献了“青年智慧”与可行方案。
实践队在镇安特产店开展电商直播寇姜汶供图
探访科技兴农,践行绿色理念
实践队走进陕西云叶叶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运作,切身体会数字化技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管理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科技是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在镇安县东之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队员们参观了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并走访了受益农户,记录下产业带动增收的鲜活案例。此外,队员们还深入田间地头,在月河镇川河村学习茶叶采摘技术标准与要点、参观了解中药育苗基地,在云盖寺镇西华村学习木耳育种技术,在岩湾村帮助农户采摘豇豆、黄瓜等时令果蔬,向农户请教种植与产销经验。在茅坪镇北阳山,积极开展捡拾垃圾环保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实践队走访养殖农户寇姜汶供图
此次“红链兴农”实践,以红色文化为思想引领,以科学技术为重要支撑,用青春的智慧与汗水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趟镇安之行,已将乡村振兴的种子埋进队员们心中。未来,他们将带着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的力量和科技实践中积累的见识,奔赴更多需要青年的地方,让这点点星光汇聚,照亮乡村前行的道路。
丁宇 寇姜汶
指导老师:梁华平
团队名称: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链兴农”——北阳山牛肉产业调研与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暑期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