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食生学院:“禾下乘凉梦·食科助农”实践团队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江大食生学院:“禾下乘凉梦·食科助农”实践团队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28 17: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仲夏时节,葡萄满园飘香。7月22日,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禾下乘凉梦·食科助农”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句容市丁庄村,开展了乡村振兴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队以“科技赋能农业、健康守护农民、文化振兴乡村”为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技术科普、文化挖掘等活动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

文化挖掘:溯源发展 感悟当地葡萄发展历程

    团队成员首站抵达句容市茅山镇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在“葡萄工匠”——江苏“最美科技工作者”芮东明的带领下参观了丁庄葡萄文化主题馆和葡萄种植试验田,深入了解了葡萄种植的历史与当地文化。通过倾听讲解,队员们对丁庄葡萄的种植历程、品种特色及品牌建设有了全面了解,认识到葡萄产业不仅是当地农民增收的途径,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

对话榜样:寻访楷模 聆听故事汲取力量

实践队员们与“中国好人”“江苏最美科技工作者”芮东明展开深度对话。芮东明结合三十余年的农业科技推广经历,讲述了自己扎根农业的初心、坚守葡萄产业的奋斗历程,并分享了在技术推广中破解农民疑虑、推动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芮东明还就农业创业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为团队成员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激励青年扎根乡村、干事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知识赋能:跟进需求 助力企业发展

团队成员还走访了江苏清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与公司工作人员座谈时,队员们充分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知识,聚焦企业面临的“桃子销售渠道管理”“猕猴桃储存”等技术痛点,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后续,团队还将持续跟进公司需求,依托学院科研平台,为企业定制解决方案,推动农业产业链向智能化、现代化升级,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劳作体验:田间地头 参与劳动守护安全

队员们还走进田间地头,亲身参与劳动体验。他们帮助葡萄农户完成葡萄成熟度检验以及采摘工作,虽然汗水湿透了衣衫,但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劳动最光荣”的魅力。针对葡萄保鲜这一关键问题,实践团队向农户详细介绍了“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三种科学有效的保鲜方法,帮助农户延长葡萄的保鲜期,提高经济效益。此外,队员们还开展了防暑降温知识科普活动,现场发放自编的《膳食宝塔》200 余册,将健康关怀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在忙碌的农活中也能关注自身健康。

田间调研:葡园问策 助力破解储运难点

队员们深入丁庄村葡萄种植户家中,开展了详细的调研工作。通过分发调查问卷的形式,调研当地农户葡萄的种植模式、技术应用、储存处理和销售渠道等情况。了解当地农民在葡萄的储存和运输的痛点和难点,收集当地种植户对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队员们对当地葡萄产业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后续将通过调研报告的形式,为后续葡萄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实践依据。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实践团队以专业所学回应乡村所需,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用青春智慧助力乡村振兴。江苏大学食生学院将持续深耕乡村振兴项目,让科研成果真正扎根泥土,为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