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烈日高悬,入伏后的热浪包裹着大地。7 月 20 日,郑许线梅庄停车场的检修现场被烈日炙烤得发烫,钢轨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白光,而中铁电气化局集体三公司轨道交通分公司信号工们早已整装待发,开启了与高温的 “战斗”,守护列车运行的“智能大脑”—— 信号机、计轴、应答器。
阳光热辣辣地直射下来,室外温度一路飙升至39摄氏度,检修人员裹着厚实的工装,安全帽下的脸颊被热气蒸得通红。他们蹲身、弯腰,动作利落而谨慎:小心翼翼地对灼热的信号机进行清洁、测量,仔细校对计轴设备的参数,认真紧固应答器的接口。指尖触碰灼热的设备部件,热度瞬间沁入肌肤。
“这设备烫得能煎鸡蛋咧。” 一位老师傅打趣着,指尖却没离开信号机。灼热的金属表面烫得皮肤发疼,但他们心里清楚,这指尖触碰的不只是设备,更是千万乘客的安全线。每一次调试、每一回检测,都容不得半点差错,就像精密的钟表齿轮,丝丝入扣、分毫不差,在高温里淬炼出的精准,是他们给千万乘客的承诺。
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他们的脖颈被晒的通红,这个印记像是勋章,却也带着难以言说的灼热。汗水顺着脸颊、脊背滚落,浸透衣衫,在工装表面晕开一片片深色水痕,可他们顾不上擦拭,眼神始终紧锁设备,专注于万用表的数值跳动、螺丝的松紧调试 。
这份在烈日下的坚守,从来不止于“修好设备”那么简单。日常检修是给线路装上“安全阀”,而到了夏季高温天,这工作更成了“防火墙”:高温会让信号机的电路元件加速老化,计轴设备的传感器容易因热胀冷缩出现偏差。更不用提,长时间在烈日下作业,检修人员随时可能遭遇中暑风险。 “把问题想在前面。”郑许线通号维管项目部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们把检修工作从“出了问题再修”变成“没出问题先防”:每天开工前,技术组会分析前一天的设备温度曲线,预判可能出现的故障;作业时,防暑药品、降温冰袋、遮阳棚早早备在现场;遇到突发情况,应急抢修队能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现场。“隐患零容忍、风险早预判、响应高效率”,这三句话被写在检修日志的扉页上,更刻在每个人心里。
在城市的运输脉络里,他们是沉默的守护者。高温下的检修,是技术与毅力的双重考验,他们用专业知识对抗 “烤” 验,以执着匠心诠释责任。当列车平稳驶过,信号闪烁如常,这背后,是他们把对信号事业的热爱,拧进了每一颗螺丝里,融进了每一次参数校准中。在滚烫的夏日里,他们让“安全”二字扎得稳稳的,就像那些被他们紧固过的应答器,牢牢锚定着千万人的出行平安。(张朱迪 刘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