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西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里有一群把青春根系深扎进戈壁的年轻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年龄各异,但他们的掌心都结着与这片土地相融的茧,总能捧出比沙枣更甜的希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西部计划志愿者。
图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合影
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实施,新疆被列入首批项目地。二十余年来,累计招募志愿者超7.9万名,其中疆外招募超3.4万人。他们主要奔赴县乡基层,扎根比例约达90%。项目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新疆专项实施规模已超2.4万人。该计划已成为新疆重要的人才工程,累计留疆志愿者超1.3万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愿者规模从最初的204人跃升至2024年的6093人,累计服务人数超2.4万,期满后留疆(兵团)人数逾6000人。
图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合影
无数青年志愿者用脚步丈量新疆大地,不仅带来了知识技能,更注入了活力与热血。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成为新疆建设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图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合影
带着对西部志愿者的憧憬,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二二二团3名扎根在此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展开了一场跨越年龄与经历的青春对话。
当团队成员李旭龙询问他们是否有感觉过后悔时,志愿者张钰莎坚定地回答:“从不后悔!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每次帮助当地居民解决问题后,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我都深感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边疆虽然条件艰苦,但这里的人民淳朴善良,这里的风景壮丽辽阔,这里的生活充满意义。我愿意用我的青春和热血,为这片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随后实践服务团又采访了部分西部计划志愿者,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边疆服务的心路历程,从初来乍到的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并爱上这片土地,再到决定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的坚定信念,每一个故事都饱含深情,触动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弦。
图为团队成员与西部计划志愿者张钰莎(右1)交流
当青春与西部相遇,碰撞出的不仅是奉献的火花,更是成长的蜕变。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志愿者们以岁月为笔,以行动为墨,既书写着西部的发展故事,也刻画着自己的人生答卷。志愿者们坚定的答案也在石大学子们的心中埋下了“学在边疆、用在边疆”的种子。两代青年,在这场青春对话中,向伟大时代致以了最深情的告白。(通讯员:刘桂青、柏杨、薛永栋、杨若涵、史宗铭、唐敏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