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以“科技少年,筑梦未来”为主题的2025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华东赛区(江苏)复赛开幕式在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举行。据悉,本次大赛全国吸引超过38万名青少年踊跃参与,共设置了25个赛区,其中,江苏区约2万名选手晋级本次大赛,他们将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与比赛。
据了解,作为国内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重要平台,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华东赛区(江苏)复赛已连续两年落户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本届赛事共设20个创新赛项,全面覆盖智能应用、算法思维与自主创新三大领域。“开源”与“自主创新”是今年赛事的重要关注点。
“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是彰显青春智慧的舞台,更是孕育科技新星的重要沃土。”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安荣在致辞中表示,期待通过这场赛事,让更多青少年在生态与科技共生的环境里,种下“科技向善、绿色创新"的种子,为科技强国的未来筑牢人才根基。
胡安荣说,生态科技新城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热忱期盼更多青少年未来能扎根这片土地,让智慧与生态共舞,让梦想与新城同辉。也将持续打造“在自然里思考,在科技里成长”的育人环境。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全新挑战,我们必须重构从课程体系、教材内容到师资培养、评价机制的全链条教育生态。”中国电子学会科普培训处副主任、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杨晋说,此次大赛正是这一变革的生动实践——它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核心理念,不仅精准考察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更着重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素养。
江苏省东南教育研究院院长邹建农向参赛的选手们提出,要勇于探索,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要团结协作,赛中以冷静的头脑不学不接,真实展现江苏学子的风采。要坚守诚信,以坚韧的毅力和真才实学参赛,让比赛成为成长的里程碑。
邹建农介绍,信息素养是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基石。本次大会的内核是以家国为己任,以科学为追求这与江苏省东南教育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的发展选择高度契合。(顾正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