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兴高铁奏响区域发展新篇章

盘兴高铁奏响区域发展新篇章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25 16: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05年7月22日上午8时许,随着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稳稳落下,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全线铺轨工程圆满完成,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全线距离通车目标又近了一步,也让贵州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目标近在咫尺,这不仅是一次基础设施的竣工,更是黔西南地区发展新篇章的铿锵序曲。

以技术突破,彰显基建“硬”实力。盘兴高铁线路全长98.3公里、桥隧占比超90%,项目面临喀斯特地貌下的岩溶、断层、高瓦斯等复杂地质条件,他的全线铺轨完成不仅是贵州喀斯特地貌上的工程奇迹,更是中国高铁技术攻克复杂地质难题的又一里程碑。从CPG500型铺轨机自适应巡航系统破解隧道作业盲区,到800名建设者24小时轮班的攻坚克难,铁路部门以“智”破局、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例如,在老鹰岩隧道等控制性工程中,建设者创新采用微震监测、超前地质预报等技术,精准识别地质风险;全线大规模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CRTSⅢ型轨道板,确保高速列车运行的平顺与安全。钢轨延伸的每一米,都凝结着建设者迎难而上的汗水与当代工程技术的璀璨结晶。这背后,是国家交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跃升,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铁路在全球高铁领域的技术话语权。

以路网贯通激活区域协调“新动能”。盘兴高铁列车将以时速250公里的速度穿梭于盘州与兴义之间,将两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它将贵阳至兴义的时空距离压缩至2小时,推动全省8市(州)融入“1-2小时高铁圈”,对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盘兴高铁还串联起沪昆高铁与西南边境地区,形成内外联动的交通动脉,以路网延伸打破区域发展壁垒,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为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铺就“快车道”,也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在无形中拉近了城市间的“心”距离,促进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贵州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盘兴高铁也是黔西南“黄金旅游走廊”的主动脉,兴义至贵阳时间缩短至约1小时后,能让全国游客更便捷地领略马岭河峡谷、万峰林、贵州醇景区等风光,还将黄果树瀑布、安顺龙宫等散落的“珍珠”串联成链,催生“快旅慢游”模式。通车后,曾经藏在深山中的民俗文化,比如布依族的八音坐唱、苗族的跳花节,也将随着便捷的交通被更多人知晓;而沿线的小镇村落,或许能借着这股东风发展起特色民宿,让游客在山水间体验更地道的乡土风情。特色农产品兴义羊肉粉、薏仁米等特色农副产品也将借此加速“黔货出山”,这不仅为黔西南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让这片土地与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

铺轨收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随着后续精调、验收等工作推进,相信这条凝聚着铁路人智慧与汗水、承载着贵州人民梦想的线路,终将成为串联山水与人心的“幸福线”,书写下“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时代新篇。(文:张登登、马明晶、张山石)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