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师范大学陆通桂味调研队深入桂林市永福县,走进桂林实力科技有限公司、罗汉果种植示范园及罗汉果文化展览馆,开展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此次调研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背景下桂林罗汉果加工、销售环节的发展现状,旨在探寻“桂字号”特色农产品借力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为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贡献青春智慧。
首站访实力科技:全产业链布局+通道赋能,“桂果”欲闯东南亚市场
在桂林实力科技有限公司,陆通桂味团队成员与企业董事长兼法人代表何超文展开深度座谈。据介绍,该企业已构建起从罗汉果种植、精深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成为桂林罗汉果产业的领军力量。走进企业生产基地,年产2000吨罗汉果营养健康品、1000吨罗汉果萃取物及1500万瓶罗汉果浓汁的现代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作为2024年国内首家罗汉果科技小院依托单位,企业设立的罗汉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其研发的罗汉果甜苷提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原浆、茶饮等系列产品,有效保留了罗汉果的天然营养与清甜口感。
“我们正借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东风,全力拓展海外市场。”何超文指着产品展示架上的系列深加工产品介绍道。目前企业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线下商超专柜”的双渠道模式覆盖国内市场,更计划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网络与贸易便利,将产品推向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桂林罗汉果这一“桂字号”名片飘香海外。
陆通桂味调研队团队成员与董事长何超文交流访谈
再探种植示范园:田间地头看生长,人工授粉藏在丰收密码
随后,陆通桂味调研队前往永福县罗汉果种植示范园。作为全国罗汉果核心产区,桂林地区产量占全国90%以上,而永福县更是“中国罗汉果之乡”。在郁郁葱葱的种植大棚内,藤蔓间挂满了青绿色的罗汉果,企业员工向队员们细致讲解了从种苗繁育、田间管理到成熟采收的全流程。“罗汉果种植最关键的是人工授粉环节,每一朵花都需要农户亲手点授花粉。”企业营销部总裁助理雷蕾蹲在田垄边示范授粉动作时介绍,盛夏时节农户每日要完成数千朵花的授粉工作,耗时费力却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指尖上的农活”正是保障丰收的关键。队员们走进种植区,亲手触摸饱满的果实,深切体会到特色农产品背后凝聚的劳动智慧。
企业营销部总裁助理雷蕾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罗汉果种植示范园
终访文化展览馆:百年历程入馆来,“桂果”故事里藏着振兴密码
调研最后一站,队员们来到位于桂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苏桥片区的罗汉果文化展览馆。这座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两层展馆,通过“寻根缘起”“神仙之果”“创新之翼”等六大主题展厅,系统梳理了永福罗汉果从野生驯化到产业兴盛的百年历程。从古老的种植工具到现代化的深加工产品,从民俗传说到科研成果,丰富的展品生动展现了罗汉果产业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
企业营销部总裁助理雷蕾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罗汉果文化展览馆
“此次调研让我们看到了特色农产品在国家战略赋能下的发展潜力。”调研队队长表示,团队将梳理调研成果,为罗汉果产业升级建言献策,让青春力量助力“桂果”借通道出海、凭品质扬名,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广西师范大学 梁培保 肖浩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