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骄阳似火,暑意正浓。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幸福院调研与志愿服务团队”怀揣着“暖夕阳,润乡村”的拳拳热忱,奔赴济南市历城区西丝峪农村幸福院。他们以青春之姿,行担当之实,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将蓬勃朝气注入乡村养老事业,用实际行动为老人的幸福晚年添砖加瓦,奏响了一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调研察需求,服务强根基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济南市历城区西丝峪村将养老服务列为重大民生工程,在政府支持与村民委员会管理下,其农村幸福院长年获评市级二星级,成为当地养老服务示范标杆。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幸福院调研与志愿服务实践团队深入该院开展调研和服务,以“听”“做”结合的方式贡献力量:用消暑西瓜拉近与老人距离,倾听需求;用工具为幸福院排查维护设施。青年与老人及幸福院的互动,既彰显了青年担当,也为乡村养老事业注入青年活力。
防诈筑屏障,青春护平安
针对农村老年群体易成为诈骗目标的现状。实践团队成员充分发挥法学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和青春活力,采取积极行动,在西丝峪村打响了一场防诈骗的“青春保卫战”。
队员们兵分多路,携带60余份特质宣传海报,深入30余户老年家庭,将防诈知识送到田间地头与农家院落。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诈骗宣传活动,细致讲解诈骗防范要点,全力守护老人们的“养老钱”,以青春力量为乡村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筑起防护屏障,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炊厨传暖意,烟火润晚年
“民以食为天”,饮食既是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西丝峪村幸福院养老服务的关键内容。该院通过老人每周一次的老人聚餐,让老人在共享美食中增进交流,丰富精神生活。
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实践团队聚焦这一需求,走进西丝峪村幸福院食堂,开展“食堂助老行,饭菜递温情”活动。在志愿岗食堂阿姨的指挥下,队员们按需备齐食材,分工协作烹饪可口饭菜,于烟火气中传递关怀,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尊重,用青春行动为乡村养老服务添彩。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推进,乡村养老服务作为民生保障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备受关注,农村幸福院作为基层养老服务的关键载体,在满足农村老人养老需求、提升生活质量方面作用显著。济南市历城区西丝峪村积极落实国家养老政策,借助政府支持与村集体力量,不断完善幸福院建设,为当地老人提供综合养老服务。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秉持“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理念,组织实践团队深入该院,既发挥高校优势助力乡村养老,也为青年搭建实践平台,形成“校地联动、青春助老”的良性互动模式。
青春力量与夕阳红的相遇,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实践团队以调研为基、以服务为要,用倾听回应需求,用专业筑牢防线,用烟火传递温情,为老人带来切实帮助与慰藉,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此次乡行实践,既是对乡村养老服务的一次有益补充,也为高校助力基层养老探索了可行路径。未来,期待更多青年力量投身乡村养老事业,以青春之智、青春之力,共同守护乡村老人的幸福晚年,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愿景在基层落地生根,让温情与希望在乡村大地上持续传递。(作者:李相洋、王亚庆、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