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枣庄中安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的枣庄合友物流有限公司发车区,拥有15年驾龄的公司员工马壮志正对8辆即将发往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二手新能源、燃油车辆进行最后的检查。“把车辆的外观、内饰、公里数等细节逐一检查记录,这个可得仔细,要不到了口岸再发现问题可就麻烦了。”车况核验无误后,这8辆车将装上拖车,踏上近一个月的跨国旅程——经喀什中转,通过吐尔尕特边境口岸抵达目的地。
在吐尔尕特边境口岸,澎湃着新能源汽车西行的浪潮。“汽车摆渡人”郭士伟在比什凯克的护照有一年有效期,他手拿护照、身体健康证、国际道路运输许可证就能“跨国上班”,把车辆送达异国的指定地点,在国门穿梭间增加收入,更成为诠释“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最朴素的贸易使者。
采访人员电话联系了枣庄合友物流有限公司常年驻扎在吐尔尕特边境口岸,从事出口业务的员工郭士伟,他告诉采访人员“公司在喀什拥有自己的停车场,车辆在停车场‘换装’后,使用专门的出口拖车,经过报关处理,离开中国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在完成“换装”、报关、排队验车后,这8辆二手车便正式开启海外之旅。
“比什凯克的路况与国内高速截然不同,高海拔、山顶积雪是常态,上坡和下坡的坡度比较陡,下雪的时候轮胎得用防滑链,堵车也是常有的事。”谈话间,郭士伟算了一笔账,这一趟辛苦下来能挣4000多元。
车轮上的“新丝路”,贸易畅通的平凡使者。
车轮滚滚中,平凡的个体讲述着“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真谛。
如今,枣庄合友物流创始人宋涛,凭借10余年汽车物流经验,服务国内外数十万用户,树立行业标杆。同时在枣庄市市中区交通运输局、枣庄市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等部门支持下,公司获得国际运输资质,成为枣庄市首家国际物流企业。
“除了把车卖到国外,通过国内物流配送业务,用小板运输弥补大车运输不能直接到达的地区,将车辆发往全国各个城市,做到物流行业一条龙服务。”宋涛轻点屏幕实时追踪车辆轨迹。这个屏幕就是“领速达”网络货运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公司国内物流行业各环节的闭环。
当枣庄的二手车穿越国门,融入中亚的街巷,它们承载的不仅是使用价值,更是中国物流智慧与“一带一路”共享发展的信念。
口岸引擎轰鸣,照亮了“汽车摆渡人”的生计,也点燃了贸易共同体的星火——以车为媒,平凡使者们正用每一次跨国出发,在世界版图上书写“共商共建共享”的朴素真谛。
(王海楠 满芮萱)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