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持续攀升,溺水险情进入高发期。为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响应国家未成年人安全保障号召,守护青少年安全、提升其防范与自救能力,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于2025年7月9日在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保坪村村委会,开展暑期托管班系列之“溺水零容忍,生命零距离”防溺水主题宣讲活动,以专业赋能守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夯实乡村安全治理根基。
案例警示筑防线,生命教育入人心
活动伊始,促进团成员曾礼岗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并以真实案例切入,用数据展示我国每年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严峻态势,结合江津区周边近年典型案例,解析事故背后安全意识缺位、监护责任疏漏等核心诱因。视频中野外水域的暗流漩涡、缠绕水草等危险因素,与事故家庭的悲痛场景形成强烈冲击。曾礼岗严肃且耐心地向孩子们阐述溺水事故一旦发生,对个人生命、家庭幸福造成的难以挽回的后果,着重说明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在心中牢牢树立起“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
图为促进团成员曾礼岗宣讲防溺水主题教育
专业解读明准则,科学施救筑屏障
紧接着,曾礼岗围绕“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展开详细且生动的讲解。他清晰地指出“不准私自下水游泳”,就像独自走进一个未知的危险森林,没有任何保护;“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即使有小伙伴一起,如果没有大人陪同,在遇到危险时也难以应对 ......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他还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比如展示野外危险水域的图片,标注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暗流、漩涡、水草等隐患,生动形象地演示预防溺水的具体措施。孩子们踊跃提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图为保坪村小朋友认真听讲
互动教学强实效,技能内化固防线
团队成员李沛菡创新运用“安全童谣”教学法,将防溺水知识融入韵律表达。在朗朗上口中实现安全知识的高效传递,让小朋友们在传唱中深化对安全准则的认知。“一次生命太宝贵,安全要放第一位”“寻求帮助喊大人,盲目施救不可为”,欢快的旋律,简单又好记的歌词,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小朋友们跟着李沛菡的节奏,一边拍手,一边大声唱,稚嫩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兼顾教育严肃性与青少年认知特点,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融合。
图为促进团成员李沛涵带领小朋友学唱防溺水手势舞与儿歌
场景模拟授妙招,科学自救守平安
活动尾声,文福莉老师开启实操性极强的自救教学环节。她以教室为模拟场景,通过分步演示,细致讲解溺水时的仰漂自救动作:先放松全身肌肉,再缓慢后仰使背部贴近“水面”,同时平举双臂以保持身体平衡,强调务必让口鼻露出“水面”维持呼吸;针对无人回应的情况,她示范如何规律拍打“水面”制造声响;在体力不支时,需要节省体力。她将动作拆解为“展、仰、举”三个要点,以规范的动作演示与精准的细节指导,将自救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技能,让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自救本领真正入脑入心。
图为指导教师文福莉为小朋友讲解溺水自救方法
图为指导教师文福莉为小朋友讲解溺水自救方法
协同共治显担当,长效防护谱新篇。此次防溺水宣讲活动,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互动学唱、模拟实操等多种形式,构建起一个全面且立体的学习体系,让小朋友们系统地掌握了防溺水知识与技能。青少年安全是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的基础。“青耕先锋,志绘新程”乡村振兴促进团将持续关注儿童安全成长,以实际行动筑牢乡村安全防线,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未成年人的平安成长保驾护航。(通讯员:龚文振、蔡怡璇、曹舜理、曾礼岗、胡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