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列:数字背后的“一带一路”新活力

2000列:数字背后的“一带一路”新活力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24 15: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截至7月15日,中欧班列中通道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2000列,较去年提前13天 。这一成绩不仅是铁路运输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我国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拓展对外开放格局的生动写照。

中欧班列中通道跑出“加速度”。今年中欧班列中通道通行的中欧班列同比增加138列;运送货物22.65万标箱、256.3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7%、10.5%。如此显著的增长,直观地反映出中欧班列在国际物流市场中愈发重要的地位。其背后,是不断优化的运输组织和持续提升的通关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铁路部门与蒙古国扎门乌德站推行“两站一体化”运输模式,通过“日对话、月会晤”机制,精准铺排列车到开计划,让信息得以高效互通,运输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同时,依托“数字口岸”系统推进无纸化通关,加强与海关、边检等联检单位的协作,使得边检查验时间缩短至30分钟以内,班列通关时间压缩了5%以上,极大地提升了运输效率。

中欧班列中通道成区域发展“新引擎”。从国内视角来看,它串联起了国内24个省区60余座城市,为内陆地区开辟了一条对外开放的“快车道”,让原本地处内陆、远离沿海港口的城市也能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在国际合作方面,中欧班列中通道现有运营线路73条,通达德国、波兰等10余国70多个枢纽站点,成为了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贸易纽带,促进了沿线国家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它不仅为欧洲市场带去了丰富多样的“中国制造”,从过去的机械配件、服装鞋帽,到如今占比超40%的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也从欧洲带回了先进的机械设备、优质的农产品等,满足了国内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中欧班列中通道激活贸易“新动能”。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不断变化,国际物流需求也在持续攀升。中欧班列凭借其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输优势,成为了众多企业在国际物流运输中的优先选择。面对未来,中欧班列中通道还需继续深挖潜力,在提升运输能力、丰富运输品类、强化服务质量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要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政策、标准、信息等方面的对接,打造更加畅通、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中欧班列中通道突破2000列,只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节点,未来,它必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我国与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迈向新的高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力量。(李佳)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