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笔,绘就人民城市新画卷——银江环保廿载:以创新科技赋能城市水生态建设

以水为笔,绘就人民城市新画卷——银江环保廿载:以创新科技赋能城市水生态建设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24 13: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钱塘潮涌,见证着一家环保企业的破茧成蝶。从婴儿港河道治理试点到浙江“五水共治”的绿色实践,从驰援雷神山医院展现“银江速度”到攻克MBBR工艺技术的创新突破。风雨兼程二十载,银江环保始终坚守环保使命,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变革中谋突破,将创新基因融入城市水脉,从最初的设备供应商跃升为水环境综合运营服务商,用智慧与韧性书写着“人民城市”的水生态答卷。

一、技术创新:从“草根研发”到构建硬核科技体系

走进公司展厅,120余项专利证书和1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杯交相辉映。其中最耀眼的当属住建部重点科技项目——MBBR工艺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中的应用研究,以及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荣誉称号。

“没有大关系,就靠八爪鱼”“没有技术积累,就用笨功夫攻克难关”,2008年公司提出的“八爪鱼”战略成为银江人技术突围的宣言,这份坚守与拼搏也终成行业标杆。当同行沉迷规模扩张时,他们埋头攻坚,在试错中积累宝贵经验,研发出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tIC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KtCQ水体净化系统和KtLM强化脱氮除磷系统,以装配式创新技术颠覆传统工艺;构建起银江城市绿色低碳排水系统(GLCD)的全产业链布局,并以GLCD为治水理念,从厂、网、河一体化的治理和系统的经济性出发,降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积极践行绿色“双碳”理念。以技术立企,让银江环保在行业寒冬中手握破局利器。

二、韧性守护:以责任铸魂守牢城市生命线

污水治理关系百姓健康,生态水景观的建立则让乡村恢复美丽与灵性。“我们就像医生,医生治人,我们治理环境,是给地球血脉做清理的人,也是国家环境的守护人。”叶伟武董事长如是说道。几十年如一日,公司全员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全程、全力推进浙江“五水共治”,守护我们共同家园。

银江环保不仅是城市溢流污染治理的先行者,更是将责任与韧性融入城市血脉,成为抗震援建、抗击疫情的一线环保公司。2008年,公司主动投身汶川地震援建供水工程。2020年,公司紧急驰援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当银江团队在泥泞中铺设管线时,没人敢相信他们能在7天之内高效保质地建成传染病医院的“生命防线”。模块化装备昼夜组装,七级处理工艺精密咬合,这场载入住建部应急案例库的“七日奇迹”,背后是十余年技术积淀的爆发。

三、智慧赋能:跨界融合开启集团新征程

戴上AR眼镜,工人眼前浮现出城市供排水管网立体图,故障部件自动高亮;轻触屏幕,水务数字人管家即时汇报千里之外的水质波动——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集团最新打造的智慧水务孪生平台的实景呈现。在“数实融合”的时代浪潮下,集团旗下双星时代数字公司正掀起产业革命:基于智慧水务孪生平台,结合“AI+XR”沉浸式技术,打造可视化的数智孪生水厂,致力于实现污水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助力水务企业优化运营,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立足新阶段、擘画新蓝图,集团以“构建生态环保数智平台”为愿景,制定“技术立企、开放共生、命运共同体”三大战略,并整合银江环保、双星时代数字科技、无锡微泡科技,协同构建“环保+AI+智造”产业生态,推动行业从“硬件驱动”向“数据驱动”升级,形成“治理+科技”双轮驱动的新模式,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共绘人民城市新画卷! (图片由 杭州银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授权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