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钢铁,破局重生!

重庆钢铁,破局重生!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23 14: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8日,以“聚焦效率变革,增强价值创造能力”为主题的宝武2025年半年度工作会议在中南钢铁重庆钢铁召开。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一家子公司召开现场会,已成为宝武的一个特色。近年来,在全面推进“四化”的同时,现场会更加侧重于“高效化”。会上,重庆钢铁作了“破局重生,‘活下来’高效化实践”主题报告,引发与会者的高度关注。重庆钢铁破局重生的案例,生动诠释了精益运营与协同整合的实践价值,为行业经营困境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样本。

不破不立 不塞不流 不止不行

商海行舟,不进则退

在行业寒冬的严峻考验下

中南钢铁重庆钢铁内外交困

经营业绩持续承压

连续三年深陷亏损困局

恰似逆水争流,又逢风雨交加

百年重钢再次站在生存发展的十字路口

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两次调研重庆钢铁时要求:一切有利于活下去、好起来的事情,要想方设法做到!“活下去”成为重庆钢铁最紧迫的使命,更是必须闯过的生死关。面对新阶段、新战略、新模式,重庆钢铁系统谋划改革破局思路,聚焦“四化”“四有”,践行中南钢铁“三个一”理念,制定符合重庆钢铁实际的“极致效率、结构优化,近地化、产业链、生态圈、工业园”二十字方针,以提升管理效率、经营效率和制造效率为主线,抉择求生、承压破局。

破思想桎梏 凝聚队伍攻坚活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重庆钢铁清醒地意识到:员工思想桎梏不破,改革步伐必然迟滞,发展动能必将衰减。解放思想,成为破局的关键一步。

作为集团公司“三问”大讨论的发源地,重庆钢铁结合实际组织大讨论活动376次,梳理重点关键领域问题464个。通过公司领导走现场活动,建立支部联系点、班组联系点、班组长对话会机制,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走进基层、走近员工,深入一线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让广大员工从最初的不理解到全员参与,从等靠要到主动担当,从差不多到更高标准。全员迎难而上、承压奋进,近半年人均献计累积达2.9条,基层班组输出创新成果107个,288个班组关键指标提升率达89.9%,真正让员工队伍“活起来”。

以转型求生存 促管理效率提升

“活下去”是当务之急,更是唯一出路。若不解决发展困局,则必将被淹没于无情的钢铁洪流之中。重庆钢铁深化集约化生产模式,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推动厚板、热卷品种钢比例不断提升, 提升敏捷经营能力。产销研协同发力,重点突破耐候钢、风电钢、汽车用钢等优势产品市场份额。实施大物流变革,重构原料、成品物流业务,实现物流体系变革,长江船只既运矿石也运钢材,钢材运费下降20%,厂内车辆用时降低14%,全流程物流成本下降40元/吨。成功开通陆海新通道是重庆钢铁物流史上的一项重要突破,矿石、煤炭到厂周期缩短了23天。

重庆钢铁聚焦降本增效,采用‌集中采购、联合对标、模式创新、费用分担‌等策略,吨钢费用较2024年降低13.8%。特别是皮带机业务外包方面,将多业务外协转为‌管用养修一体化总包‌模式,年降费630万元‌。按照“应招必招、能招尽招”原则推动招标工作,招标比例达到100%,招标节资率15.65%。推进8项节能技术应用,吨钢综合能耗较2024年下降7千克标准煤,以极致效率促进极致成本。

以变革谋发展 促经营效率提升

我们常说“低垂的果实已经摘完”,剩下的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但硬骨头怎么啃?靠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站在重庆钢铁的历史坐标上,回望来路,改革是唯一劈开荆棘的利刃。

为打破“干多干少、干好干差都一样”的“和谐”氛围,重庆钢铁动真碰硬推动人事效率改革,强化干部履职管理,严格落实“一人一表”评价机制,2024年以来调整中层干部40余人次。推行铁血绩效改革,调整绩效指标从“只看自己”向“紧盯行业+苦练内功”转变,明确绩效与效益强挂钩的绩效体系,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面对前中后台的管理逻辑不清、权责不明问题,将“三台”归位,让前台以用户为中心,中台让前台“跑起来”,后台负责设计规则,进一步明确权责边界,塑造全员敏捷经营的新形态。购销一体运作,建立“互保”机制,推行近地化采购策略,采购价格分位值提升到50以上,销售端锁价比例提升至60%,终端客户占比达到84%,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创新破困局 促制造效率提升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

重庆钢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成立“厚板经营中心”和“热卷经营中心”,以绩效牵引,以经营模式创新,提升协同效率;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灵活调整交付方式,客户满意度超92%。深挖工序潜力是实现极致效率、提质增效的核心路径。经济料使用是内地企业难以避开的一个方向,重庆钢铁通过过程管控创新,铁水成本分位值提升了27分位,实现低成本高炉稳定顺行。通过技术革新,强化精细化管理和精益运营能力,转炉冶炼周期降低3分钟,热装率提升7个百分点,热卷小时产量增加59吨。

重庆钢铁以全员质量管理为基石,推动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实现了质量损失40%的大幅下降。基于战略转型、资源优化和区域协同三大核心需求,充分挖掘自身产业基础配套优势,成功与大明国际、欧冶链金等上下游知名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在厂区内投资建厂,冶金工业园区集仓储物流配送、剪切加工、钢材交易、能源服务为一体,推动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建设。

业绩稳步攀升,根基日益稳固。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庆钢铁蹚出了一条以极致效率实现极致成本的生存之路。站上新阶段的赛道,重庆钢铁比任何时候都更清醒:活下去只是起点,好起来才是使命。在集团公司、中南钢铁的坚强领导下,重庆钢铁秉持“三峰无限、攀登不止”精神,坚定不移走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高效化发展道路,为宝武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扛起重钢担当、贡献重钢力量。(重庆钢铁 赵娟红 甘泉 朱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