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低空筑梦乡村振兴促进团”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奔赴共青城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紧扣中央一号文件中“拓展低空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要求,以无人机技术为抓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用青春力量书写科技助农与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溯源垦荒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根基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共青城垦荒文化体验园以及共青博物馆。通过端详知青垦荒时期的老物件与泛黄照片,队员们深切感受先辈在艰苦岁月中开荒拓土的拼搏精神。随后,在袁隆平故居,详实的史料与影像资料让大家深入了解院士扎根稻田、攻克杂交水稻难题的一生。先辈们的奋斗故事,不仅筑牢了队员们的家国情怀,更激发了他们投身乡村振兴的使命感。
传承非遗文化,激活乡村文化活力
在潘家湾生态体验馆,一场别开生面的叶脉拓印实践活动展开。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队员们亲手操作这门传统技艺,感受自然与工艺的巧妙融合。大家深刻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守护老手艺的本真,更需年轻一代以创新思维注入活力。此次体验不仅让队员们近距离接触非遗,更点燃了他们传承创新乡村文化的热情。
科技助力乡土,点亮乡村发展希望
科技助农是团队实践的核心内容。在涂山村,队员们与“江西好人”及基层干部座谈,聆听科技赋能农业的鲜活案例,直观感受到科技对提升生产效率的作用。
为播撒科技种子,团队在乡村儿童之家开设航空科普课,通过生动讲解与互动,激发孩子们对航空科技的兴趣。针对夏季水域安全隐患,队员们操控无人机对村内池塘、河道巡航监测,高清实时画面为安全监管提供精准支持,让科技防护网切实守护村民安全。
从感悟垦荒精神到传承非遗文化再到科技助农,“低空筑梦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学子们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未来,他们将持续学习,让无人机技术在乡村沃土扎根结果,以科技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书写更绚丽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