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科大实践团侗乡推普,用科学实验“解锁”孩子表达力

湖科大实践团侗乡推普,用科学实验“解锁”孩子表达力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23 13:3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2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逐梦新晃推普韵,侗乡共语进万家”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融合科学探索与普通话推广的特色课堂。课堂以“水”为主线,通过虹吸实验演示、水的作用讲解及防溺水安全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孩子们用标准普通话表达与交流。

图/孩子们认真做实验

“大家看,这是塑料杯,这是吸管,今天我们要用它们做一个平均分水的神奇实验。”团队成员黄敬贤边操作边示范,要求孩子们跟着重复关键术语:“虹吸现象——”“大气压——”,在模仿中纠正发音,让科学词汇的标准读法深植于心。当水流顺着吸管从一个塑料杯流向另一个时,孩子们兴奋地举手,分享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老师,水真的‘跑’过去了!”“它像一条小蛇在管子里动!”黄敬贤耐心倾听,及时纠正个别孩子的方言表达,鼓励他们大胆描述实验现象。

图/团队成员黄敬贤指导学生做实验

在讲解水的作用环节,黄敬贤引导孩子们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谁能说说,水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喝水!”“洗衣服!”“浇花!”孩子们踊跃发言,黄敬贤逐一肯定,并引导他们把词语扩展成句子:“水可以滋润花草,让它们长得更茂盛。”在句式练习中,孩子们的表达愈发流畅。

图/小朋友们积极回答问题

针对凉伞镇多水域的特点,课堂特别加入防溺水安全教育。“要是看到有人落水,该怎么做呢?”黄敬贤的问题引发小团体讨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偶尔冒出的方言土语会被同伴笑着纠正。最终总结出的“安全约定”,在一遍遍复述中,不仅加深了记忆,也让孩子们的表达越来越自信。孩子们在互相纠错、彼此学习中,不仅强化了安全意识,更提升了用普通话沟通的自信。

这堂特殊的课堂,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萌芽,让安全的意识在话语间扎根,更让普通话成为连接知识与成长的纽带。当标准的发音与求知的目光相遇,当清晰的表达与科学的探索相融,推普的意义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普及,而是为侗乡孩子打开一扇扇窗——透过这扇窗,他们既能读懂科学的奥秘,也能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自如表达,让梦想随清晰的话语一同飞扬。(作者:黄敬贤、瞿可可)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