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评估“爱心托管班”七彩假期项目的实施效果,进一步优化活动内容与服务,7月1日至7月14日,筑梦朱集志愿服务团队深入朱集乡村,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参与活动的学生、家长、图书室教师及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一场多维度的实践反馈调研。此次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百余份,为后续活动的提质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
倾听需求,精准改进
“爱心托管班”七彩假期项目是湖北省志愿者协会按照团省委、省文明办总体部署,结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工作安排,实施的志愿服务项目,旨在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主力军作用,激发乡村学校少年宫阵地活力,做好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等青少年群体的关心关爱,帮助有需要的少年儿童度过安全、充实而又快乐的暑假。筑梦朱集志愿服务团队根据活动要求,为乡村儿童量身打造涵盖绘画、音乐、手工、科学实验、户外运动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为真实了解活动成效,团队精心设计调研方案,从活动评价、课程体验、组织协调、社会影响等多个维度展开调查,力求覆盖不同群体的声音。
多方认可,建议宝贵
学生视角:快乐学习,兴趣盎然
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对课程内容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绘画、手工和科学小实验成为最受欢迎的环节,而户外游戏和音乐活动则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一名五年级学生兴奋地表示:“每天都有新玩法,暑假变得特别有意思!”
家长心声:助力成长,期待延续
家长们对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七彩假期”不仅丰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还弥补了乡村教育资源的不足。多位家长特别提到,希望未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英语启蒙和科技创新类课程,帮助孩子全面发展。一位家长感慨道:“孩子回家后总念叨老师教的新知识,这样的活动真是雪中送炭。”
教师建议:深化合作,长效发展
图书室的教师们充分肯定了志愿者的专业与热情,并提议延长活动周期,扩大覆盖面。“如果能将短期活动转化为长期合作,对乡村孩子的成长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一位教师如是说。
志愿者反馈:创新形式,汇聚力量
大学生志愿者们结合实践体验,建议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通过“玩中学”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同时,他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朱集乡村图书室的建设,为乡村教育注入更多资源与支持。
以反馈为镜,砥砺前行
调研结束后,筑梦朱集志愿服务团队迅速召开总结会议,对收集到的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团队负责人表示:“每一份反馈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下一步,团队将重点提升课程的系统性,争取引入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探索与当地机构的长期合作模式,让‘爱心托管班’七彩假期真正成为乡村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成果检验,更是一次温暖的对话。筑梦朱集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乡村振兴与教育公平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他们将继续携手各方,为朱集的孩子们描绘更加绚丽的成长画卷。
(通讯员 陈倩 蒲小丽 邓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