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兰州新区,商圈人流如织,便利店的玻璃橱窗映着“暑期特惠”的醒目标识。零售户马瑞平正忙着给顾客递商品,收银台上,新货品的包装在暖光下流转着光泽。
“往年货架上新旧款挤在一起,找东西得翻半天,卖得好的经常断货,压箱底的又积灰。”如今热门款摆得整整齐齐,几位年轻人正拿着宣传册细细端详。“今年多亏客户经理帮着规划,光新货品就卖出去三十多件,货架看起来也利索多了”。
马瑞平的“佳门口便利店”开在新区核心商圈旁。“这商圈平时人流量就不小,周末更是摩肩接踵,但顾客需求丰富,热门款总断货,冷门款又卖不动。去年暑假的一批新货品,因为宣传没跟上,假期结束后只能折价处理。”
节假日是消费黄金期,凭经验备货,容易踩供需错位的坑。针对暑期消费特点,提前一个月为零售户量身定制了“双轨促销”方案。除买赠活动外,还推出畅销经典款与新货品搭配的“夏日畅饮优惠组合装”。马瑞平将宣传短视频在朋友圈和社群进行宣传,引来不少熟客到店询问。
“库存管理才是真正的技术活。”马瑞平打开手机里的店铺管理系统,屏幕上清晰的列着各类商品库存数据。“客户经理给我算过,暑期热门商品得多备30%,但不能超过50%;新货品先按平时销量的2倍备货,卖得好再补,卖不动也不怕压货。”为应对消费高峰,零售户通过查看系统,实时监控库存,当某商品库存低于安全线时,立即次日补货。“以前发现库存不够了才想起补货,现在通过系统提前掌握库存情况,供应商最快第二天一早就能送到。”
夜幕降临,便利店的灯光与商圈霓虹交织,货架上的商品在货架上泛着温润的光。当专业的服务遇上消费热潮,每一个忙碌的门店里,都藏着市场活力与民生温度的双向奔赴。(马雁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