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巴奴毛肚火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奴”)乡村振兴“野山菌”产业帮扶定点工厂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正式揭牌。巴奴集团创始合伙人、副董事长刘常青、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朱显高出席揭牌仪式。
7月20日,巴奴“野山菌”产业帮扶定点工厂揭牌仪式在云南寻甸举行
作为积极参与寻甸乡村振兴的社会企业力量,巴奴探索形成的“政府牵头+企业主导+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路径,增强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揭牌仪式现场,寻甸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联合乡乡村振兴战区指挥长朱选高指出:“该模式在推动产品从原产地走向更广阔市场的同时,实现了从简单采集到深加工、再到品牌化运营的产业链升级。”
原产地直采,23年坚守真材实料
秉持着好菌子才能熬出好汤的理念,巴奴创始人杜中兵早在20多年前就意识到,要做出一锅好汤,必须深入原产地,严把质量关。
在行业普遍使用菌菇粉、人工菌的年代,巴奴选择了一条“笨路”:每年深入云南林区,驻点直采,全程参与采收、分拣、运输,确保每一批野山菌都来自原产地。如今,巴奴已成为国内最早将云南野山菌引入火锅的品牌之一。
巴奴野山菌工厂工人在对野山菌分拣
“和巴奴合作,我们不敢有一丝马虎,他们每批货都要抽检,不达标就退回。”供应商杨新梅说。多年来,巴奴对品质的严苛要求,不仅赢得了市场认可,也推动了当地农户和供应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现熬菌汤,以“笨功夫”打造招牌
目前,巴奴在全国150多家门店坚持每天现熬野山菌汤,每锅汤的赏味期以小时计算,并配备专业汤师在明档厨房现场熬制。通过反复测试,企业最终选定黄牛肝菌、黑牛肝菌、美味牛肝菌三种原料,按比例搭配熬制出融合鲜、香、浓于一体的菌汤,成为顾客到店必点的招牌产品。
“我们采用晒干的野山菌片熬汤,这在行业内几乎没有先例。”巴奴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调试出最佳口感,企业与当地供应商反复测试,最终选定三种牛肝菌作为主要原料,确保每一锅汤都承载着自然的馈赠与企业的诚意。
定点工厂揭牌,开启产业帮扶新模式
此次揭牌的“乡村振兴‘野山菌’产业帮扶定点工厂”,是巴奴探索“政府牵头+企业主导+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的重要成果。工厂的建成,将推动野山菌从单一原料采购向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转型。
巴奴集团创始合伙人、副董事长刘常青在揭牌仪式现场讲话
“云南有好菌,巴奴有市场、有品牌。”巴奴集团创始合伙人刘常青表示,未来企业将依托火锅平台,让云南野山菌从山林走向更广阔的餐桌,也让产业链上的每一位参与者共享发展红利。
“一菌一品”到“百菜出滇”,巴奴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作为“云菜出滇”战略的积极参与者,近年来,巴奴不断加大云南优质农产品采购力度,涵盖多种高原特色蔬菜和水果。为更好地服务全国门店、保障食材供应,巴奴在昆明开设首家云南主题门店,并建立昆明中央厨房,旨在打通从产地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云南优质食材走向全国。
“我们希望通过昆明中央厨房和门店的落地,不仅展示云南食材的魅力,也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新动能。”巴奴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不仅提升了企业供应链的效率与品质,也为“云菜出滇”提供了新的合作样本和示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