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至18日,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薪火青苗实践队在广州市石牌社区开展以 “绿韵兴坊,广府焕新”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这是实践队与石牌社区的第三次携手,通过创新课程与多元实践形式,让社区青少年在五天时光里深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树立环保理念,为 “百千万工程” 注入青春活力。
创新开营筑基石 趣味互动拉距离
7月4日的开营仪式上,实践队以有趣的破冰游戏打破隔阂,让学生快速熟络。石牌社区社工服务站副主任黄淑妍、学院指导老师蔡臻臻出席活动并致辞,鼓励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用知识与热情服务基层。
本次活动在延续往年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首次引入 “课程集章” 体系,将学习任务转化为趣味挑战。开营当天“击鼓传花”、“你画我猜” 等互动游戏,让现场气氛持续升温,学生们在欢笑中积累积分,为后续活动奠定了良好基调。
研学课堂相结合 文化环保共传承
7月15日,实践队带领学生走进董氏祠堂、池氏祠堂,开启实地研学之旅。围绕龙舟文化和祠堂建筑独特工艺展开细致讲解,青砖灰瓦间的雕梁画栋成为鲜活教材。学生指尖抚过祠堂古木砖墙,在与历史肌理的触碰中,将传统文化的印记深深烙进心间。
同日下午,石牌社工站内的水资源保护课程同样精彩纷呈。队员们通过数据展示与案例分析,向学生们阐述我国水资源现状,引导学生检测污水PH值,绘制水资源主题海报。从传统龙舟文化到生态保护,环保的种子在实践中悄然生根。
广府魅力深挖掘 传统现代巧融合
7月16日,实践队聚焦广府文化传承与环保理念培育,推出系列特色课程。粤剧文化课堂上,粤剧基本知识与脸谱创作相碰撞,经典兰花指手法学习更是让学生们对 “南国红豆” 产生浓厚兴趣。
以故事串联起源与发展,通过作品展示和视频播放,揭开广绣这项非遗技艺的神秘面纱。 “变废为宝”创意环节中,学生将提前收集的废旧纸盒、塑料瓶与广绣元素相结合,创作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手工作品。传统技艺与现代环保理念的碰撞,让文化传承有了新的表达形式。
巧制手工承古韵 童绘岭南怀传承
7月17日,实践队开展特色手工课,设置设计龙舟、岭南风格建筑创作及植物拓印三个环节。学生们跟着教学视频折制纸龙舟并涂鸦装饰,用黏土塑造岭南建筑,在帆布袋上完成植物拓印,在动手间感知文化底蕴。
活动中,学生们互帮互助破解创新难题,既锻炼了动手与创新能力,更在协作中深化团队意识,让龙舟文化、岭南建筑等元素通过手作扎根心间,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感。
结营仪式诉真情 薪火传递续新篇
7月18日,舞狮文化课堂通过互动体验传递 “狮魂” 精神,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绽放独特光彩。
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在温馨热烈的结营仪式中落下帷幕。热身小游戏再度点燃现场气氛。
积分拍卖环节将仪式推向高潮,学生用五天积累的积分竞拍心仪奖品,在收获喜悦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付出的价值。
此次活动是实践团与石牌社区社工站三年合作的延续,默契的配合让 “文化传承+实践育人” 的模式愈发成熟。未来,薪火青苗实践团将继续带着初心与热情,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沃土中绽放,让广府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夏巧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