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一画绘振兴 云南大学助力界碑村美育实践项目圆满竣工

一笔一画绘振兴 云南大学助力界碑村美育实践项目圆满竣工

来源:鹰潭新闻网 2025-07-22 13: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1日,云南大学在普洱市江城县康平镇界碑村举行“美育教学实践项目竣工暨美育实践教学基地、研究生实习基地、界碑下的党性课堂”挂牌仪式。该项目由云南大学教育学院联合艺术与设计学院共同组织实施,历时40余天完成1500余平方米墙体彩绘,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推动美育进村的典型实践。

界碑村地处中老边境,是典型的民族融合村寨。由于地理偏远、教育资源薄弱,村庄长期面临文化基础薄、视觉环境差等问题。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润边”方针,云南大学自今年4月19日起组织师生团队深入界碑村,开展墙体彩绘、美育推广、文化调研等工作。

“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课程,更是一堂走向人民、扎根边疆的党性教育课。”云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段丽波在挂牌仪式上表示。本次活动以“美育赋能文化振兴”为核心主题,师生结合当地民族风情和边境文化设计绘制了包括村史图腾、团结共建、国门记忆等主题墙画,用艺术语言重塑村庄肌理,也唤起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学校老院长李家祥的深度参与。他作为本次项目总顾问,驻村指导达20余天,与学生同吃同住、共绘一线。“美育不是涂色,而是育人。只有贴近泥土,教育才有温度。”李家祥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我们特别高兴,村里的孩子放学回来都会去看墙上的画。”界碑村村干部表示,自彩绘完成以来,村民的幸福感与文化归属感明显提升,邻近村寨也纷纷前来“取经”。

除了墙体彩绘,本次挂牌还同步设立了“云南大学教育学院美育实践教学基地”“研究生实习基地”以及“界碑下的党性课堂”。挂牌仪式结束后,段丽波院长为在场学生党员和界碑村党总支党员讲授了第一堂“党性课堂”,将艺术实践与思想教育深度融合。

据悉,此次美育项目是云南大学教育学院近年来持续探索高校服务地方、推动教育下沉的又一成果。江城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也为地方推动边疆乡村美育教育提供了范例。

未来,云南大学将继续拓展“美育+乡村振兴”协同机制,将更多高校教育资源送往基层,用青春和艺术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