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过后,坡坡坎坎的杏树上挂满了橙黄的果子。甘肃兰州榆中县烟草局的“丝路先锋”志愿者们走进杏林,助力零售户直播售货。
踏遍杏林听心声 蓝马甲里藏“民情”
“王叔,您这大接杏结得密不透风,今年准是个好年成!”志愿者小李蹲在杏树下,帮果农疏理过密的枝叶,话音刚落,却见零售户王顺贤叹了口气:“好是好,可愁就愁在‘好’上,去年存的杏脯还堆着半仓库,今年新杏要是再卖不动,真要愁白了头喽!”听闻此事,志愿者们立刻启动“杏林问需”行动,到杏园里开起“地头茶话会”,仔细了解果农情况。
连续多天的走访,果农们的诉求被密密麻麻记在本子上:“快递费太高,零散发货不划算”“不懂包装,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想做直播,连支架都不会用”……这些带着杏香的心声,当晚就摆在了志愿者们的会议桌上。
“群众的‘挠头事’,就是我们的‘攻坚题’。”志愿队队长敲着黑板上的诉求清单,一场“头脑风暴”后,“直播带杏+全链护航”的方案新鲜出炉——不仅要让杏子“上线”,更要让杏农“上手”。
直播间里传“杏”讯 小屏幕连大市场
“家人们看这儿!刚摘的大接杏,轻轻一掰就流蜜,咬一口能甜到心坎里!”志愿者小张举着刚摘的杏子对着镜头,身后的杏林间,果农们正忙着分拣装箱,直播间的背景就是最鲜活的“产地证明”。
直播结束后,后台跳出的订单数让果农们惊喜得合不拢嘴。零售户王顺贤攥着手机里的发货清单,看着志愿者们帮着打包、贴单、联系快递,忍不住念叨:“以前总说‘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才知道,有蓝马甲帮忙,咱们的果子真能送出这巷子了!”
如今的杏园里,果农们跟着志愿者学直播带货,从“会种”变“会销”。穿梭的蓝马甲是连心桥、摆渡人,助农行动卖出了杏子,收获了笑脸,传递了香甜,沉淀了信赖。(张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