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碳科普课堂到低碳生活实践:一所乡村学校的绿色环保公益夏令营

从双碳科普课堂到低碳生活实践:一所乡村学校的绿色环保公益夏令营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22 10:5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蓝天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然而,如今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正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保护地球、守护蓝天,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暑期,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九丰集团联合发起的2025“低碳从娃娃做起·低碳之声”九丰能源公益基金儿童环保夏令营在广东乐昌市坪石镇老坪石中心学校成功举办。

一、开营仪式:低碳之旅启航

7月9日上午,夏令营在老坪石中心学校隆重开营。开营仪式上,学校校长、九丰集团领导及志愿者代表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热切期望与坚定支持。九丰集团代表在致辞中表示,九丰集团成立三十五年来,始终坚守“推动低碳经济”的初心,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及“百千万工程”的政策方针,积极履行上市企业的社会责任。携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发起“低碳从娃娃做起”公益项目,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将低碳环保理念深植于青少年心中,培育绿色发展理念的新生力量。

仪式上,学生们与嘉宾共同绘制了拼贴绿叶心愿树,将“低碳承诺”与“绿色心愿”粘贴在“树干”上,象征着低碳理念的萌芽与成长,共同开启了这场低碳之旅。此外,每位学生还收到了精心准备的公益礼包,里面包含了环保手册、低碳生活小贴士等实用物品,为他们的低碳生活之旅提供了有力支持。

(夏令营启动仪式)

(公益礼包捐赠)

二、环保课程:寓教于乐,知行合一

本次夏令营的课程安排紧凑而富有创意,涵盖了知识课堂、趣味实践、低碳实验等多个方面。在知识课堂上,九丰志愿者专家老师们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了碳达峰、碳中和、可再生能源等环保概念,将复杂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学生们听得进、记得牢、用得上。通过课堂互动和地球医生诊断游戏等环节,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环保知识,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丰志愿者老师授课)

(低碳知识课堂)

趣味实践环节更是将低碳理念融入到了游戏中。垃圾分类大挑战中,学生们通过背对背驮气球运输垃圾卡片的方式,不仅学会了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还在欢笑中筑牢了分类常识。此外,低碳行为你划我猜大比拼等游戏也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低碳行为的理解和记忆。

(环保趣味活动)

低碳实验环节则是本次夏令营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亲手进行了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实验。通过观察和实践,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可再生能源的魅力和重要性。这些实验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践行低碳生活的决心。

(学生们进行可再生能源实验)

三、户外拓展:亲近自然,增强意识

除了室内课程外,本次夏令营还安排了丰富的户外拓展活动。在户外环保行动中,学生们走出校园,来到校园附近的河道进行垃圾清理工作。他们手持垃圾夹和垃圾袋,认真捡拾着河道两旁的垃圾,并填写了垃圾调查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不仅亲身体验到了环保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户外环保行动)

四、结营仪式:童声唱响低碳未来

经过三天的紧张学习与实践,夏令营迎来了结营仪式。各小组依次上台展示了他们的低碳主题绘本、小话剧作品、环保大合唱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在夏令营期间的学习成果和创意才华。通过低碳童声,将这份理念传递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环保的行动中来。

(学生成果展示)

在结营仪式上,家长代表和学生们还共同宣读了《家庭低碳承诺书》,承诺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庄严的承诺声中,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绿色出行。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守护蓝天。

志愿者代表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夏令营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学校领导、老师们的精心筹备和辛勤付出,也离不开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种下一颗低碳环保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随着结营仪式的圆满落幕,“低碳从娃娃做起·低碳之声”儿童环保夏令营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但低碳环保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未来,九丰将和青少年们一起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