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盐山县立足当地资源,综合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中药材种植示范带以千童镇东荣村中药材紫苏种植为主,带动周边5个村庄发展;艾草种植示范带以常庄乡毛集村和孟店镇西夏村为主,带动周边近10个村庄发展;彩椒种植示范带以望树镇志门韩村、于化、前褚、后褚、付李、毕庄等村庄为主……14条农业示范带纵横交错,覆盖全县12个乡镇,其中种植银耳4000万棒、蔬菜1万亩以上、杂粮3万亩以上、中药材4500亩、蝴蝶兰7万平方米……逐步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国家税务总局盐山县税务局情系“希望的田野”,坚持以税惠农、以税助农、以税兴农,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落实落细税费支持政策,为县域新型农业发展赋能增效。
走进位于盐山县经济开发区蒲洼城园区的沧州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生产车间,一朵朵通体洁白、如碗口大小的银耳盛开在一根根黑黝黝的菌棒上,在车间的外墙,悬挂着一个智能“盒子”,室内温度、湿度、加湿器运行等情况一目了然。
“这套系统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氧量等等,以此来达到银耳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除此以外,我们还设置了智慧物联种植系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手机远程监控各个车间银耳的生长情况,在经过制棒、接种、养菌、种植等标准化流程后,鲜银耳便可成熟采摘,整个周期约为30到45天。”沧州福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连贞说。
这家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校开展农业科技合作,摸索出一套家庭智能车间“1314”种植模式,即,1个农户提供3间平房,个人投入1万元,实现年收益4万元。公司统一提供菌种、技术及加工设备,对种植全过程实施远程在线服务指导,统一回收产品。截至目前,全县已建设家庭智能车间260多个,吸引150多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千余名群众加入银耳种植产业。
“在银耳智能化生产过程中,税收政策的扶持为企业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去年以来,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税费优惠210余万元,为我们应用新技术、研发银耳深加工新产品增添了底气。”崔连贞说。
位于盐山县小营乡刘友章村的沧州绿宣花卉种植基地是盐山县蝴蝶兰种植基地之一,时下,在蝴蝶兰智能温室里,花农们正在给蝴蝶兰造型、组盆、打包,陆续供应京津等地城市。
刘友章村是个传统农业村,很多土地为重度盐碱地。该村退役军人刘金松回乡创业,流转土地建智能温室,带领乡亲们转变盐碱地利用方式,搞蝴蝶兰种植。
“目前,我们的基地已建成智能日光温室9个,面积达14000平方米,辐射带动周边3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基地的发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支持,去年以来,我们享受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减免25万余元。”基地负责人刘金松表示。(邱守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