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剪纸艺术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反映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民俗活动。以这幅色彩绚丽、构图精巧的剪纸作品为例,它以生动的纹饰,展现着剪纸技艺作为我国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魅力与深厚文化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代代传承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这幅作品为衬色剪纸,以黑色为主体,搭配红、绿、黄、紫等鲜亮色彩,形成了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构图方面,作品采用了中心对称的构图方式,具有和谐、对称的美感,也体现了对古人“天圆地方”“阴阳平衡”等哲学思想的传承。在这幅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作者需要精准把握好每一处图案的比例,确保整体构图美观,从而实现对称构图为观众带来的美感。从准备工作如折纸、绘制画稿等初始步骤,到使用剪刀、刻刀等工具进行剪刻时所用的力度大小,再到以彩色宣纸对其背景加以衬色使其更为美观的步骤,每一步都考验着作者的技艺,这也是剪纸技艺传承发展过程中坚守作品标准的生动体现。
作品的核心元素包括飞鸟、石榴与牡丹花,石榴作为作品主体位于整幅作品的中心,其上方与下方则展现了生动活泼的飞鸟纹饰与美丽的花卉纹饰交相辉映。石榴内部的果实紧密排列,犹如大家庭中的成员们相互依存、和谐共处,所以石榴也具有团结的美好寓意,正如我国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所以石榴承载着人们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飞鸟纹饰是人们对自由、活力的向往的重要反映,其翅膀与尾羽的形态,体现了作者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剪刀与刻刀进行了精雕细琢,传递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观察与敬畏。在非遗剪纸作品中,飞鸟常有着吉祥的美好寓意,是人们借自然抒发对生活热爱的体现。花卉纹饰也具有丰富的内涵,牡丹有着富贵与繁荣的寓意,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反映,展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这些纹饰,将人们内心的情感转化为可供观赏的剪纸实物,让非遗技艺成为了传递情感的重要纽带。
总体来看,这幅剪纸从选纸、画稿到剪刻、衬色,每一处纹饰、每一道线条、每一个步骤,都是对非遗的传承。如今,非遗剪纸面临着许多挑战,而这类作品则以鲜活的文化内涵,证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价值与传承必要性。剪纸能够让后人通过传承与研究各类纹饰,读懂古人的生活智慧。所以,保护与传承剪纸,守护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对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体系与文化基因的传承。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征程中,将古老的技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能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能让剪纸艺术这一重要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闪耀着新的光芒,为文化传承的漫漫长路点亮一盏明灯。(刘依桐、刘申宜、吕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