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追随领袖足迹,培育时代新人”文峰支教实践队奔赴宁德市虎贝镇文峰村文峰小学,开展为期十五天的暑期支教活动。支教老师们以知识为舟、以爱为帆,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种子,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为民的初心,书写了一段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篇章。
一、课程教学助力全面发展
本次支教精准覆盖幼儿班、小学低年段及高年段,构建起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幼儿班聚焦艺术启蒙,开设美术、音乐、舞蹈、手工、朗诵课程,通过色彩、旋律与手工创作,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让童真在艺术熏陶中自然绽放。小学低年段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将美术、音乐等审美教育与朗诵、科学等基础课程相结合。写字课传承传统文化,科学课激发探索精神,实现知识学习与兴趣培养的双向赋能。小学高年段则在深度与广度上拓展,通过主题课增加社会认知,手工课培养创新思维,户外活动强化团队协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支教过程中,队员们以高度责任感践行育人使命。课堂上,耐心引导畏难学生,手把手教授手工技巧,一对一辅导朗诵发音,用鼓励内向的孩子建立自信;课后主动走近孩子生活,倾听成长困惑,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我们团队还精心组织开展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学活动课程。本次活动以“播撒文化种子,培育文化自信“为宗旨,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设计实施了多层次、多形式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音乐鉴赏课程上,支教老师通过播放经典曲目、展示民族乐器模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窗口。舞蹈课上,国术操为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跟着老师的节奏,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地学习国术操,感受武术与舞蹈融合带来的力量与美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刚健精神。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十大国粹“主题班会活动,以图文演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这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传统文化从书本走进了现实,从历史走进了生活。
二、教材编写赓续文化精神
同时为深度挖掘文峰村“一文一武一红色”的独特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课程化转化,让地方特色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实践队在实践期间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编制了《我们的文峰村》校本教材。
初到文峰村,实践队员在黄书记的带领下走进陈普祠、黄礼鉁故居以及文武魁故居。书记向我们娓娓道来名人圣贤的生平事迹、逸闻趣事,带队员们领略文峰村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与特色,感受文峰村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蕴。此行参观也为实践队编写教材提供了写作思路与故事素材。文峰村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值得每一个文峰人自豪。为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激发文峰村的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自豪与热爱,教材结尾设计了“我的文峰梦”这一板块,利用课堂的时间让孩子们通过画画的形式描绘自己心目中未来文峰村的模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实践队希望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制,充分展现文峰村的历史沿革、村情村貌与独特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三、深度调研提升育人质效
文峰村是宁德师范学院挂点帮扶的重点村,自2014年11月启动对文峰小学的精准帮扶以来,这场跨越城乡的教育接力已进入第十一个奋进之年。为总结凝练支教的成功经验,找准现实困境和薄弱环节,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进一步提升育人质效,实践队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开展了家访活动,形成了一份高质量的支教质效调研报告。
实践队员在初步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后,结合暑期兴趣班课堂教学情况,确定三个家庭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的了解、孩子留在文峰小学就读的原因、文峰小学教育现状及看法。在家访过程中,实践队了解到,文峰村很多家庭受现实经济条件制约,选择让孩子留在文峰小学就读。家长们普遍认可目前文峰小学的教育,教师都十分关爱学生;但同时也指出文峰小学师资较紧张、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
通过此次家访,实践队员们对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认识到文峰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短板。本次家访活动指明了教育帮扶过程中的困境与问题,为后续支教实践提供了改进的思路与方向,助力育人质效的提升。
四、“童心绽放,艺采飞扬”成果汇演
7月17日下午,文峰小学暑期兴趣班结课汇演在礼堂圆满落幕。这场以“艺采飞扬”为主题的汇演,不仅为15天的支教活动画上了精彩的句号,更见证了孩子们在的成长与蜕变。“追随领袖足迹,培育时代新人”文峰支教实践队,依托宁德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在文峰小学十年支教的深厚积淀,怀揣着服务乡村教育的热情,始终秉持“教育、教材编写、主题课程设计与成果汇演等多元形式,为文峰小学的孩子们播撒知识的种子,点燃艺术的梦想。
从教育本质看,本次支教深刻诠释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童心的守护、潜能的激发,帮助乡村孩子在艺术熏陶中建立审美自信,在互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我,为未来成长奠定精神基石。对于支教团队而言,这段经历是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实践,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乡村教育在振兴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晰了青年一代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
活动虽已落幕,但教育的火种已在文峰村扎根。它搭建起城乡教育资源互通的桥梁,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活力;它播撒下艺术启蒙的种子,让乡村孩子拥有平等的美育机会;它更凝聚起青年服务基层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支教团队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把支教收获转化为深耕教育的动力,让青春在助力教育公平、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让“追随领袖足迹,培育时代新人”的初心在乡村沃土上持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