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到2025年,十年的时光在无为市十里墩镇社令村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十年里,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先后选派的三任驻村干部,如同接力赛跑中的选手,一棒接一棒,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倾注心血,让社令村从曾经的发展滞后一步步走向振兴,村民的脸上洋溢着越来越多的笑容。
一任接着一任干,精准施策解难题
2014年,社令村还处于发展的困境中,不少村民生活困难。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响应国家及行业乡村振兴工作部署,开始定点帮扶社令村,蒋晓红作为第一任驻村干部,肩负着使命来到了这里。
初到社令村,蒋晓红没有急于开展工作,而是用4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尤其是那些生活困难的家庭。在走访中,他发现社令村有着充足的日照资源,这让他看到了发展的希望。经过多方调研和努力,他积极推动光伏发电项目在村里落地。同时,为村里的困难家庭制定了“一户一策”的帮扶计划,像困难户何忠兵,就在他的帮助下,通过土地流转和外出务工,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此外,蒋晓红还推动了村里的危房改造工作。通过这些措施,让那些曾经“家徒四壁”的家庭住进了安全舒适的房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几年后,张启炳接过了帮扶的接力棒,成为第二任驻村干部。他来到社令村后,同样深入了解村里的情况,发现村边的花渡河边水源充足,非常适合发展特色种植。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青梅种植。从选址、购买苗木到寻找销路,张启炳全程参与,亲力亲为。在他的努力下,一片荒芜的闲置地变成了大片的青梅园。2023年,青梅园迎来了首次销售,到2024年已经进入了第三年丰收期,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收入,还带动了1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第三任驻村干部彭水兵接过接力棒后,继续在社令村的振兴道路上发力。他在张启炳种下的青梅园基础上,积极拓展“青梅+”产业链,继续引入羊肚菌、花生芽种植。他计划通过“羊肚菌+果蔬”的轮作模式,实现“一棚三收”,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同时,彭水兵十分关注村民的生活难题,当他了解到村民们反映强烈的“窄桥拥堵”问题后,积极奔走协调,推动了桥梁扩建工程的实施,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安全和拥堵的难题。
产业赋能添活力,多元发展促增收
在社令村的振兴过程中,产业发展始终是核心驱动力。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根据社令村的自然禀赋,帮助村里打造了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为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增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光伏发电项目是社令村产业发展的“先头兵”。借助村里充足的光照资源,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资金,建成了光伏发电项目。如今,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持续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稳定的收益,成为了社令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和“阳光银行”。
青梅种植园是社令村的特色产业名片。在安徽溜溜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和销路支持下,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资金扩建了青梅种植园。经过几年的发展,青梅园的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也逐年提升,每年都能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收入。青梅已经成为了社令村的“致富果”,不仅让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
羊肚菌种植是社令村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为了盘活村里的闲置土地,彭水兵引入了羊肚菌种植项目,新建了专业的种植大棚,并争取到了一笔扶持资金。试种成功后,村里计划扩大种植规模,预计能为村集体年增收不少。同时,村里还推行“冬春羊肚菌、夏秋果蔬”的轮作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利用率,让有限的土地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基建升级惠民生,乡村面貌换新颜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始终聚焦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加大对社令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幸福感越来越强。
大杨巷连心桥的扩建工程是村民们最津津乐道的民生工程之一。原来的桥只有2.5米宽,不仅经常拥堵,还存在安全隐患。扩建后,桥宽达到了6米,引桥延长到30米,采用“半幅加宽”技术加固了桥墩,同时还清理了桥底的淤泥,解决了灌溉和排水问题。通车那天,村民们纷纷来到桥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座桥不仅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还为农产品的运输打通了“绿色通道”,让村里的特色农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运往市场。
除了桥梁扩建,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还利用产业收益,推动了村里的道路硬化、抗旱水渠修建和村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曾经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村民们再也不用为雨天出行发愁;抗旱水渠的修建,保障了农作物的灌溉用水,让村民们在旱季也能安心种地;村居环境的整治,让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变得干净整洁。村里的文化广场也成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新场所,每天傍晚,这里都会聚集不少村民,跳舞、聊天、锻炼身体,一派祥和欢乐的景象,形成了“劳作有收益、生活有品质”的宜居场景。
党建引领聚合力,多方联动强保障
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帮扶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和多方的联动协作。市局(公司)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党组每年都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措施,为帮扶工作指明方向。
机关第六党支部与社令村党总支开展结对共建,将先进的党建经验输送到村里,帮助村党组织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法规科的工作人员则定期来到村里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讲解法律知识,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让村民们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党组统筹、支部共建、部门协同”的模式,凝聚起了强大的帮扶合力,确保每一项帮扶措施都能“落地有声”,为社令村的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十年振兴结硕果,展望未来谱新篇
经过十年的接力帮扶,社令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困难家庭都已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村里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如今的社令村,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青梅树成垄成排,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十年的帮扶实践,也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经验启示。接力帮扶是核心,10年3任驻村干部的接续发力,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工作的稳定性,让“短期帮扶”变成了“长效振兴”。产业选准是基础,立足社令村的水源、光照等自然禀赋,从光伏到青梅再到羊肚菌,实现了“一地一业”的精准匹配。民生为本是导向,从危房改造到桥梁扩建,始终聚焦村民的需求,用一项项“民心工程”筑牢了信任根基。
展望未来,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将继续协助社令村推动青梅产业链的延伸,扩大羊肚菌的种植规模,探索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根据村民的需要,持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努力将社令村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文明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让社令村的明天更加美好。(作者:邢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