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春风中,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妙笔生“画”筑梦队以非遗纸浆画为笔,以助残服务为墨,在广州市荔湾区茶滘街道社工服务站绘就一幅文化振兴与民生改善的交融画卷。这支由8名学子组成的青年队伍,用实践诠释了"非遗+助残"的创新范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新动能。
学校妙笔生“画”筑梦队的主题是“非遗赋能创新·匠心扶残筑梦”,团队以非遗纸浆画为媒,用脚步丈量岭南文化根脉,用眼睛发现非遗传承密码,用耳朵倾听残障群体需求,用内心感应文化保育使命,勇做非遗活化与助残服务的践行者、创新者、引领者。团队成员化身非遗传承人,采取技艺展示、设计解析、创作互动等多种方式生动呈现非遗纸浆画魅力。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团队设计两套视觉方案,形成非遗文化IP矩阵。首批开发了纸浆画文具套装、非遗主题杯垫等多种文创产品,并将进入商标注册和样品制作阶段。同时团队完成纸浆画制作全流程高清拍摄,制作纸浆画教学短片,构建数字传承体系,形成"技艺可视化"传播范式。该项目坚持以青年学生为文化传承主力军,将团组织建设成为凝聚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保育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文化振兴的"源动力"。通过"非遗+助残"模式创新,将千年纸浆画技艺转化为助残就业的新动能,以青春笔触书写文化振兴与民生改善的时代答卷。
共青团茶滘街道工作委员会、广州市广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茶滘街“双百工程”社工站对项目给予高度评价。共青团茶滘街道杨书记指出,该项目深度契合“百千万工程”关于文化保育与民生改善的双重目标,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青年方案。随后,杨书记向指导老师白华艳、张舒淇颁发感谢状,表彰妙笔生“画”团队在非遗纸浆创艺与扶残筑梦活动中的专业指导与突出贡献。感谢团队通过非遗技艺体验、文创产品设计、短视频宣传推广等形式,为残疾人就业贡献青年力量。指导老师白华艳表示,感谢状是肯定更是鞭策,团队将持续深化"非遗+助残"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服务社会中焕发新生。
广州市荔湾茶滘街社工站与妙笔生“画”团队与签署《社区共创者协议书》,正式开启为期一年的深度合作。协议核心内容涵盖三大方向:一是空间共建,打造"筑梦匠心坊"与"梦想杂货铺",提供场地支持手工体验、作品展览等活动;二是产品共创,研发"慈善+商业"IP产品,通过故事营销、社交传播提升市场影响力;三是活动策划,联合举办社区市集、慈善展会,构建"创意-生产-销售-反哺"的闭环生态。社工站负责人强调,这种"高校智库+社工机构+残障群体"的共创模式,将推动公益项目从"输血"向"造血"转型。
此次签约仪式标志着妙笔生“画”筑梦队从单一实践向长效合作的重要跨越。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与广州荔湾茶滘街道社工站的合作,计划开展商标注册、纸浆画宣传嘉年华、纸浆画短视频推广等系列行动,让非遗文化在服务社会中绽放时代光彩,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与实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