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支为梦,以教当歌”团队花溪支教第十日:创意拼贴诗与音乐律动课堂

“以支为梦,以教当歌”团队花溪支教第十日:创意拼贴诗与音乐律动课堂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21 14: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6日,“以支为梦,以教当歌”团队花溪支队暑期支教活动进入第十天。今日课程聚焦创新艺术教育,通过“拼贴诗创作”和“节奏律动进阶”两堂特色课程,为花溪社区的孩子们开启了创意表达与音乐感知的新体验。

拼贴诗课堂:文字碎片中的诗意重构

上午的“拼贴诗”课堂上,小卢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创意写作课。教室里铺满了从旧杂志、报纸上剪下的文字碎片,孩子们正专注地挑选、组合这些文字元素。“不需要担心语法规则,让直觉引导你发现文字间的奇妙联系。”小卢老师鼓励道。

有同学将“星空”“奔跑”“萤火虫”三个词语拼在一起,创作出“星空下奔跑的萤火虫点亮了夏夜”的诗句。小卢老师介绍,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能激发想象力,还能帮助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克服写作恐惧。“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我们要做的只是提供一个表达的出口。”

“我从没想过这些零散的字能变成这么美的句子!”有学生举着自己创作的拼贴诗兴奋地说。她的作品《纸船与月亮》将收集到的文字重新组合:“纸船载着童年的梦/月亮是夜空的印章”。

图 1小卢老师带来的文字魔法小课堂

节奏律动课:从基础拍打到创意编排

下午的音乐课堂迎来了“节奏与节拍”的进阶课程。柚子老师在上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更复杂的节奏型和创意编排。“今天我们不只是打拍子,更要成为小小作曲家。”柚子老师的话让孩子们跃跃欲试。

课堂采用“节奏接龙”的创新形式,每个孩子创作一个小节节奏型,串联成完整的节奏篇章。孩子们使用课桌、水杯、文具等日常物品作为打击乐器,创作出充满童趣的“教室交响曲”。最令人惊喜的是,几个孩子自发将上午创作的拼贴诗配上节奏朗诵,实现了文学与音乐的跨界融合。

“当孩子们把拼贴诗融入节奏创作时,我看到了艺术教育的无限可能。”柚子老师感叹道,“这种跨学科的艺术体验在城市学校都不常见,能在乡村课堂实现更显珍贵。”

图 2柚子老师带领小朋友感受音乐节奏

支教中期观察:成长看得见

支教过半,团队对孩子们的变化进行了阶段性总结。队长徐浩然表示:“相比第一周,孩子们在自信心、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方面都有显著进步。特别是几个性格内向的学生,现在能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了。”

部分家长观摩今日课程后表示:“这些创新课程弥补了乡村学校艺术教育的不足。拼贴诗让语文课变得生动,节奏训练开发了孩子们的音乐潜能,这样的素质教育正是我们需要的。”

夕阳西下,教室里仍回荡着孩子们创作的节奏韵律。纸片上的文字碎片和课桌上的打击乐器,记录着这个夏日最动人的教育故事。正如小卢老师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点燃创意,点燃自信,点燃对生活的热爱。”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