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月17日,西华师范大学“青村有你”志愿服务队8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高桥社区,开展了“光影捕捉岁月”敬老爱老主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影像服务为载体,通过为社区老人拍摄生活照、制作纪念相册等形式,为老人留存珍贵记忆,同时,又探索了高校志愿服务助力社区养老的新形式。展现新时代青年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担当,实现志愿服务价值与社区养老需求的双向奔赴。
方案精研细琢:以匠心守护银发笑颜
活动筹备阶段,服务队与高桥社区居委会进行深入对接,通过前期调查走访,掌握社区老年人口分布情况及服务需求,团队制定了科学的服务方案:在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立固定拍摄点,同时组建两个流动小组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物资准备方面,除专业摄影器材外,团队特别定制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拍摄道具,并精选加厚相纸确保照片质感,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图为团队成员布置拍摄场地。贾莉玉琪 供图
光影定格瞬间:让岁月在镜头里永恒
实践过程中,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摄影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在老年人活动中心,队员们精心布置拍摄区,利用光影凸显老人精神风貌。针对老年人特点,团队创新采用“引导式拍摄法”,捕捉自然生动的表情。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队员们携带摄影设备上门服务,在居室环境中依然保证拍摄质量。后期制作阶段,服务队秉持“工匠精神”对待每张照片。爷爷拉着队员的手说:“这么多年都没拍过这么好的照片,我要把它放在床头天天看。”这些朴实的话语和真挚的笑容,正是对志愿服务最好的肯定。
图为志愿者为爷爷展示刚刚拍摄的照片。贾莉玉琪 供图
模式破旧立新:为社区养老注入青春动能
本次“光影捕捉岁月”实践活动通过影像档案留存社区记忆,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了鲜活素材;在社区服务层面,探索出“专业志愿服务+常态化关怀”的养老助老活动形式;就育人成效而言,学生们在服务中深化对国情社情的认知,强化社会责任感。活动将影像服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既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温暖,又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又为地方文化宣传作出贡献。从宏观的视角看,活动为高校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案例,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图为队员与爷爷奶奶们的合照。贾莉玉琪 供图
深化校社合作:让温情服务细水长流
西华师范大学“青村有你”志愿服务队的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志愿服务,更是一次新时代青年学子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超越了传统的敬老服务范畴。通过将摄影拍摄与敬老服务深度融合,既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探索了高校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这种实践活动形式,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为服务能力的创新思维,也生动诠释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时代内涵。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凸显。此类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专业志愿服务,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有温度的晚年生活,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服务队表示,将继续深化与社区的合作,把“光影捕捉岁月”打造成为可持续、可复制的活动项目,在服务中践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理念,为社区养老服务注入青春活力,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潘倩)
图为本次活动的集体大合照。贾莉玉琪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