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治理模式 共筑平安坦途

创新治理模式 共筑平安坦途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18 15: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创新治理模式 共筑平安坦途

——开展行人上高速安全治理活动

为根治行人违法上高速顽疾,切实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7月18日,高速公路第五支队綦江大队联合重庆渝黔高速、綦江区篆塘政府,在珠滩村5组召开“行人上高速安全治理暨便民出行安全院坝会”,通过零距离宣讲、多部门联动、清单化整改,将安全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民生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院坝会里听民声:安全与便民同步推进

在村民聚集的院坝内,印有“珍爱生命 拒上高速”的横幅格外醒目。宣传人员通过讲解交通事故警示案例,以“拉家常”方式剖析行人上高速的惨痛教训。“高速公路车速快,100米的距离只需要3s,行人突然出现时,司机根本来不及反应!”高速公路第五支队綦江大队民警结合近期一起村民在高速行走被撞身亡的事故,用方言动情讲解,引发村民阵阵唏嘘。针对村民反映的“绕行远”“农作不便”等实际问题,三方单位现场办公:重庆渝黔高速承诺修复并延长破损隔离边网,并清理附近人行涵洞;高速交警推出“护网行动”,联合村民组建义务巡逻队,对破坏设施行为“随手拍”举报;地方政府则表示今年村里又建设了新的生产便道和公路,已是相当便利,不要为了节约3至5分钟去走高速公路。

创新宣传入民心:从“被动听”到“主动问”活动

打破单向宣讲模式,设置“安全知识有奖问答”“出行需求登记簿”等互动环节。村民罗某提问:“高速路边自家地咋管理?”高速交警明确答复:“可通过养护便道绕行,严禁破坏隔离网”,并当场协调路公司划定安全作业区域。另一村民提出:“走应急车道不是很安全吗?”高速交警说:“法律里面规定行人是禁止上高速的,行人引发事故可能还需要负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应急车道发生事故的情况也有,应急车道并不安全。”现场发放的印有举报电话的扇子等实用宣传品,更让安全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长效治理再升级: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此次院坝会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签订“拒上高速承诺书”30余份,收集诉求23条,当场落实整改19项。据悉,该模式将在沿线14镇46个村推广,并建立“路地联席”会商机制,通过“网格化宣传+技防监控+便民工程”三管齐下,力争年内实现行人上高速事故同比下降50%。

自开展行人违法上高速专项治理行动以来,行人上高速引发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82%,群众满意度达97.6%。这种“宣传+治理+服务”的创新模式,既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又提升了安全意识。目前,该模式已在很多地方推广,预计年底前将覆盖高速沿线的大多数村镇。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第五支队綦江大队通讯员:张鹏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