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无棣:多维赋能 让技能人才“破土生长”

滨州无棣:多维赋能 让技能人才“破土生长”

来源:日照新闻网 2025-07-18 11: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滨州市无棣县鲁北化工园区内热潮涌动,一场化工行业职业技能比赛正在火热进行。来自县域20余家企业的420名一线职工,在化工总控工、电工、有机合成工等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最终,9名参赛者斩获佳绩,其中有6名获奖者为鲁北工匠学院培养的优秀学员。

作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实践载体,鲁北工匠学院创新构建以“一基地、多平台、三机制”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打造“理论-实践-创新-发展”的全链条培育体系,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力,探索出一条技能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筑平台 技能成长有沃土

走进占地4000余平方米的鲁北实训基地,如一座技能人才的“孵化摇篮”,“理论仿真+实战操作+应急实训”三维教学场景有序分布。在化工工艺专业教学中,学员通过DCS集散控制系统模拟平台,可精准还原真实化工流程,每一个操作细节都与实际生产无缝对接;安全事故VR体感实训项目,让学员身临其境,在逼真的泄漏、爆炸等突发场景中,掌握应急处置的关键技能。化工工艺专业的学员贾文叶对此深有感触:“在这里,我们既能在仿真系统上反复模拟操作,又能在真实设备上实战演练,感觉就像走进了真正的生产车间。”

学院同步搭建“线上+线下”立体学习网络,学员们只需轻点手机APP,或登录智慧实训基地仿真网络平台,就能随时随地学习“充电”。同时,学院紧扣当地特色化工产业发展脉搏,不断迭代升级课程体系,72门专业课程涵盖行业前沿技术,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动态同频。

校企合作更是亮点频出。学院创新推行“双师共导”现代学徒制:鲁北技工学校、无棣职业中专等职业院校教师纷纷走进企业和工匠学院实践锻炼,累计达200余人次,企业技术骨干也走上讲台,年均授课超100课时。学员陈贤鹏在现代学徒制培养下,跟着企业师傅学习一年后,从初出茅庐的“职场小白”成长为车间技术能手。如今,已有100余名学员通过该模式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裂变效应。

技能竞赛与创新平台成为人才成长的“加速引擎”。“三查三防”安全生产劳动竞赛、创新大赛等活动轮番上阵,26个竞赛项目吸引众多产业工人踊跃参与,学员们在比学赶超中提升技能水平。学院依托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开设“匠心讲堂”等创新课程,累计开展技术交流活动12场,孵化创新成果7项。依托这些平台,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以赛促训、以创促研”的良性生态,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强根基 产改推进有动力

“听劳模讲他们的奋斗故事,让我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工匠大讲堂”上,学员们认真记录着山东省劳动模范吕天宝分享的奋斗故事。

鲁北工匠学院始终以“理论铸魂、实践强基、创新赋能”为育人主线,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工匠培育体系,常态化开展“工匠大讲堂”等活动,引导学员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累计培育懂工艺原理、精设备操作、会创新改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1500名,实现从“单一技能型”向“智能创新型”的人才升级。

在实训项目上,工匠学院坚持“分层分类、精准培育”,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岗位需求,精心设计多样化、差异化的实训项目,建立起全周期、立体化的实践教育矩阵。岗前培训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掌握岗位基础技能,在岗轮训助力在职员工持续提升专业能力,特种作业操作训练则为特殊岗位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强化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学员8000余人次,累计时长超过5万学时。

去年11月,由齐鲁工匠高强牵头,12家创新工作室组建联盟,搭建起模范引领、名师带徒、攻关创新、技术交流、成果转化五大平台。这里不仅成为技术交流的“强磁场”,更是人才成长的“加油站”,吸引众多技能人才前来学习、交流、成长。

激活力 职业发展有通道

科学完善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如同一剂“强心针”,充分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活力。鲁北工匠学院精心打造“物质+精神”双重激励体系,设立阶梯式技能津贴,对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员给予奖励。学员刘志雄凭借在电工技能竞赛中的出色发挥,不仅获得奖金,还被推荐到重点项目组,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步入快车道。

完善的评价机制为学员搭建起清晰的职业上升通道。学院构建“过程性考核+阶段性认证+岗位能力验证”三维评价体系,制定涵盖理论知识、实操技能、现场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评标准,累计为3974名在岗职工完成技能等级晋升认证,参训人员满意度100%。这一评价体系的实施,让学员的努力和成长得到公正认可,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反馈机制搭建起教学相长的双向互动桥梁。学院建立常态化反馈机制,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收集学员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训设备等方面的建议,累计收集有效反馈420条,据此优化课程模块12个,推动培训方案与产业升级需求精准匹配,真正实现“培育即适配、毕业即上岗”的人才供给目标,让培养出的技能人才能够迅速融入企业生产一线,发挥重要作用。

从实训基地的实操演练到线上平台的知识赋能,从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到激励机制的强力驱动,无棣县鲁北工匠学院以创新之笔,书写着技能人才培养的精彩篇章,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免责声明:该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