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老年群体法律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有效保障其合法权益,2025年6月21日,江苏大学法学院“法治护航·银发关怀”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学府路社区,成功举办“法润心田·共筑平安”老年人反诈普法专项活动。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老年群体因对新兴技术相对陌生,更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目标。针对这一现实挑战,团队成员精心组织,通过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为社区老年人送去专业、实用的法律知识。
活动现场,团队志愿者聚焦老年人易受侵害的诈骗类型,如物质诱导型诈骗、服务陷阱诈骗、情感渗透型诈骗及技术辅助型诈骗等,进行了专题宣讲。宣讲内容深入浅出,结合“养老床位非法集资”、“AI虚拟警官恐吓转账”等典型案例,深刻剖析了诈骗手法及其背后的心理陷阱,揭示了非法集资的常见套路。同时,针对“遭遇诈骗后如何有效维权”等老年人关切的问题,志愿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了专业且操作性强的指导建议,切实帮助老年群体提升识骗防骗能力与依法维权意识。
活动还设置了法律知识互动环节:围绕《民法典》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内容开展知识抢答竞赛,老人们在积极参与中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志愿者结合“财产保护”、“婚姻家庭”、“防范诈骗”等贴近老年人生活的主题,运用方言进行通俗化解读,并发放图文并茂的普法宣传材料,进一步增强了普法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经过此次活动,参与的老人们掌握了基础法律知识,如防诈骗技巧、维权渠道等,依法维权意识显著提升,法律风险有效降低。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反诈工作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团队计划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社区、企业、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合作,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反诈联防联控机制。通过联合宣传、共建反诈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持续扩大反诈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此次“法润心田·共筑平安”专项行动,不仅将法律知识精准送达老年群体身边,有效服务了基层法治建设,也为江苏大学法学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使其在服务社会中深化专业认知,积极践行新时代青年的法治责任,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王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