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东北石油大学“东游学子赴乡途,三农筑梦践初心”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218会议室召开启动筹备会。团队负责人及15名成员参会,围绕三下乡实践具体行程、任务分工及安全预案展开深入讨论,为即将启程的乡村调研筑牢前期基础。
会议伊始,项目负责人杨宾带领全体成员重温实践主题意义,强调本次活动旨在以青年视角扎根乡村大地,通过实地调研、惠民服务与文化传播,为肇源县仁和堡村、新发村及大庆市宏伟村的发展注入东油智慧。“我们不仅是调研者,更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他她引用前期收集的村庄资料,结合新发村红色文化资源与仁和堡村特色产业现状,明确“红色传承+产业赋能+生态治理”的实践主线。
在行程细化环节,团队依据前期对接情况,将7月12日至15日的实践路线拆解为“产业调研”“红色研学”“惠民服务”三大模块。产业调研组负责聚焦仁和堡村烤烟基地的技术瓶颈与市场需求,计划携带专业问卷与拍摄设备,记录产业发展细节;红色文化组重点研讨新发村敖木台战斗战迹地的走访方案,确定“重走抗联路+老党员访谈+文旅路线设计”的立体调研模式,并初步拟定《红色故事短片拍摄脚本》;惠民服务组则针对“鸡蛋换过期药”活动的物资筹备、流程衔接进行推演,确保回收药品分类处理、宣传册发放等环节高效有序。
安全保障是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项目各组负责人结合乡村调研特点,制定涵盖交通出行、饮食卫生、突发天气等6类场景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组安全员职责,要求每日实践结束后通过“定位打卡+线上复盘”同步行程动态。项目成员讨论后补充道:“我们可为调研设备安装定位系统,既保障器材安全,也能实时同步调研轨迹,便于后期整理路线资料。”
会议最后,团队成员集体学习《东北石油大学三下乡实践安全手册》,并进行模拟应急演练。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专业所长回应乡村需求——如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计划为仁和堡村污水处理站提供技术观察建议,人文科学学院学生负责梳理新发村红色文化传播案例,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则聚焦乡村产业的成本效益分析等等。
据悉,该团队将于7月12日正式启程,先后深入肇源县头台镇仁和堡村、二站镇新发村及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镇宏伟村,开展为期4天的实地实践。此次筹备会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团队思想,明确了实践方向,为后续高质量完成调研任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