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遵义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团队研发的"智能蜂箱"项目正式与遵义市顺丰源养殖合作社、播州区国强养殖场达成技术合作。该项目通过物联网实时监测蜂群健康状态,可降低蜂农管理成本30%以上,预计每年为合作方增收超15万元。目前首批20套设备已投入试用,标志着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规模化农业落地。
项目技术亮点
痛点解决:"以前每天要人工检查几十个蜂箱,现在手机就能看到温度、湿度、蜂蜜产量,半夜蜂箱异常还会报警,太方便了!"顺丰源合作社负责人张朝均表示。
技术细节:系统通过重量传感器判断蜂蜜储量,红外摄像头监测蜂群活跃度,数据经LoRa传输至云端,蜂农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实时报告。
合作落地场景
合作成果:在国强养殖场试点期间,系统将蜜蜂越冬死亡率从25%降至8%,售价提升40%。
团队服务:学生团队每周驻场调试设备,并为合作社员工开设"智慧养蜂培训班",目前已培训蜂农24人次。
社会效益与政策呼应
乡村振兴关联:项目响应贵州省"大数据+农业"战略,获播州区农业农村局大力支持,未来计划覆盖遵义市30%中蜂养殖户。
团队愿景:负责人杨娇透露:"下一步将开发蜂产品溯源区块链系统,帮助合作社打通高端销售渠道。"
合作社评价:"大学生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新思路!"顺丰源合作社技术总监刘代明举例如今可精准判断取蜜时间,避免了过去"凭经验开箱"导致的蜂蜜浪费。